【本篇學習重點】
- 主要為性行為時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導致子宮頸上皮細胞產生病變及罹癌。
- 早期通常是沒有症狀,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出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
- 晚期症狀則與侵犯的部位有關(如膀胱、直腸等),包括血尿、血便或腸阻塞等症狀。
- 依病情需要可行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等。
- 手術後有尿管留置期間,需每2週返院更換尿管及測餘尿。
一、什麼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好發於35-45歲婦女,主要為性行為時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導致子宮頸上皮細胞產生病變及罹癌。
二、危險因子 :
- 性行為: 多重性伴侶、初次性行為小於20歲、早婚者。
- 生育方式 : 初產年齡小於17歲、多產者。
- 曾罹患性傳染疾病。
- 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
- 抽菸。
- 未定期執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或罹患子宮頸炎未治療者。
三、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早期通常是沒有症狀,大多數是在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中意外發現,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出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如性交後出血、更年期後陰道出血、非經期期間的出血及異常陰道分泌物等。晚期症狀則與侵犯的部位有關(如膀胱、直腸及輸尿管等),包括下腹部疼痛、血尿、血便或腸阻塞等症狀。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子宮頸癌,請至
婦產科門診就醫並進一步檢查及確診。
四、常見的治療有哪些?
依病情需要可行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等。
五、照護原則:
- 手術治療後:
- 清潔:傷口癒合後可正常洗澡洗頭,採淋浴最佳,勿自行陰道灌洗,如廁後需由前往後擦拭,避免來回擦拭造成尿道與陰道感染。
- 傷口:保持清潔乾燥,若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徵象時請速回診。
- 飲食:無禁忌,多吃蛋白質及富含維他命C食物,如魚、肉、蛋、奶、柑橘類、水果等並避免刺激性及易脹氣食物。
- 運動:避免劇烈運動,手術後三個月內勿提重物,單手不超過三公斤,雙手不超過五公斤,以免腹壓過大。
- 陰道分泌物:排出量比月經量少,顏色呈淡紅且無腥臭味,一般約持續一個月。
- 排泄:若有導尿管或在無限水情形下,每天需攝取2,000~2,500cc的水分,以保持留置尿管的通暢及多吃蔬果避免便秘。
- 複診:出院後若有尿管留置期間,需每2週返院更換尿管及測餘尿(拔除導尿管後喝500-1,000cc水分,有尿意隨時解掉勿憋尿,至2小時導尿前可再自解一次,然後導尿測療膀胱內的殘餘尿量),並定期返回婦產科門診追蹤。
- 性生活:回院複診時經醫師檢查後決定恢復時間。
- 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利用游離輻射線來阻止癌細胞的複製及分裂,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延伸閱讀「放射線治療病人之自我照護」)
- 化學治療:使用化學合成的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生長與繁殖,達到控制及減緩病情。(延伸閱讀「化學治療病人之自我照護」)
參考資料
- 馮容莊、潘怡如(2018).婦科常見疾病.於高美玲總校閱,實用產科護理 (八版,790-796頁).華杏 。
- 田聖芳、張芳維(2019).子宮頸癌.於馮容莊、葉月珍、呂美芬、湯玉英、祈安美、林麗珠、李惠玲、潘婉琳、陳淑貞、田聖芳、張芳維、趙興隆、任士熙、張碧芬編著,實用婦科護理 (六版,262-268頁).華杏 。
- 楊玉娥、陳宇平、李和惠、胡月娟、曾月霞(2018).生殖系統疾病之護理.於馮容芬等編著,成人內外科護理(七版,915-918頁).華杏。
- Cohen, P. A., Jhingran, A., Oaknin, A., & Denny, L. (2019). Cervical cancer. The Lancet, 393(10167), 169-182.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2470-X
-
Stumbar, S. E., Stevens, M., Feld, Z. (2019). Cervical cancer and its precursors: a preventative approach to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Primary Care: Clinics In Office Practice, 46(1),117-134.
https://doi.org/10.1016/j.pop.2018.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