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子宮頸切片檢查?
當子宮頸抹片結果不正常時,子宮頸切片是簡單而能得到明確診斷的方法,如子宮頸癌前病變,依組織病變程度可分輕度、中度、重度上皮內贅瘤及子宮頸原位癌,會安排婦女做陰道鏡檢查,在懷疑有病灶地方進行子宮頸切片。若子宮頸切片結果為惡性或無法由小切片得到確實的報告,則必須再進行子宮頸圓錐狀,這是確立診斷也是治療的方式。
二、檢查風險:
- 感染
- 出血
- 可能會增加不孕與流產危險性
三、檢查準備:
- 子宮頸切片:避開月經週期,最佳時機為月經結束後一週,檢查前兩天避免性行為及使用陰道塞劑,不需要禁食及麻醉。
- 子宮頸圓錐狀切片:避開月經週期,檢查前兩天避免使用陰道塞劑,這項檢查一般採門診手術進行。手術前一天午夜後需禁食,當日手術結束後,如無異狀即可返家。
四、不宜手術者:
- 具有嚴重疾病,如中風、心臟病、血管疾病、肺氣腫或麻醉有高風險者。
- 子宮頸萎縮,手術不易施行。
- 未生育過的年輕婦女,擔心子宮頸變短導致日後出現早產。
五、檢查過程:
- 子宮頸切片:檢查時,醫師用陰道擴張器將陰道撐開,露出子宮頸,利用陰道鏡檢查定位有問題病灶,做切片檢查。
- 子宮頸圓錐狀切片:依醫師實際評估後,採截石臥位,以點滴給藥的麻醉方式下,做子宮內頸較大範圍之切片,全程約30分鐘。
六、檢查後注意事項:
- 若切片後有局部出血,醫師會填塞紗布,依醫師指示取出,取出後應注意陰道出血情形,若有腹痛及陰道大量出血情形,隨時通知醫護人員。
- 檢查後宜休息,輕微頭暈為麻醉藥物副作用,下床時注意安全預防跌倒。
- 注意小便自解的情形,如果無法自解小便,必須告知醫護人員。
- 需等完全清醒,無噁心嘔吐後才可進食。
- 治療後兩週內,陰道會有較多分泌物及少量出血,應勤換衛生棉墊且如廁後由前往後擦拭,以保持外陰部清潔乾燥,不可使用陰道棉條。
- 宜採淋浴,避免盆浴及陰道灌洗。
- 24小時內勿提重物,兩個月內勿劇烈運動,如騎馬、跑步、有氧舞蹈等。
- 按照醫師指示預約日期返診。
- 待返診檢查後,由醫師決定性生活恢復時間。
- 若有下列情形發生,應立即返院檢查:發燒、大量出血(超過平常的經血量)、分泌物有異味、下腹疼痛等。
參考資料
- 田聖芳、張芳維(2019).子宮頸癌.於馮容莊、葉月珍、呂美芬、湯玉英、祈安美、林麗珠...張碧芬,實用婦科護理(六版,285-291頁),台北市:華杏。
- 馮容莊、潘怡如(2017).婦科常見疾病.於高美玲總校閱,實用產科護理(八版,791-793頁),台北市:華杏。
- 楊玉娥、陳宇平、李和惠、胡月娟、曾月霞編著.陳淑芬、曾月霞、胡月娟修訂(2016).生殖系統疾病之護理.於劉雪娥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七版,893頁).台北市:華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