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是診斷並治療心律不整的檢查及手術。
- 檢查前需禁食6-8小時。
- 檢查後,需平躺臥床休息約2-6小時,並注意穿刺傷口狀況。
- 檢查後需依醫師指示服藥,按時回診追蹤。
一、什麼是電生理檢查與經導管電氣燒灼術?
心臟電生理檢查是利用心導管技術(延伸閱讀:
心導管檢查),從周邊血管置放多條電極導管到心臟內,記錄心臟內心律傳導的路徑及心電圖變化,並經由藥物及電極放電刺激心臟,誘發出心律不整的電氣傳導,找到心臟病灶處,利用電氣燒灼進行阻斷及破壞不正常的傳導路徑,達到治療目的。
二、為什麼要做此檢查?
三、檢查前要準備什麼?
- 檢查前由醫師解釋目的、過程、風險等等,當您了解並同意後填寫說明書及同意書。
- 檢查前會作胸部X光、心電圖檢查。
- 觀看本院心臟內科製作的「心臟電生理檢查與經導管電氣燒灼術護理」影片,以了解檢查及治療過程。
- 護理師會在您的左手打上靜脈留置針並抽血檢驗;必要時會協助您修剪或剃除雙側腹股溝的毛髮,同時在雙手及雙腳脈搏搏動處皮膚標記脈搏強度,來評估脈搏搏動及循環情形。
- 依醫師指示手術當天暫停心臟用藥(抗心律不整藥及抗凝劑);睡前如果有需要,依醫師指示給予抗焦慮藥物幫助睡眠。
- 檢查前須禁食6-8小時(不要吃東西和喝水),降血糖藥物依禁食時間先暫停使用,若檢查排程為早上,則午夜12點過後禁食;若檢查排程為下午者,則可進食早餐後再開始禁食。
四、檢查是如何進行的?
- 檢查當天更換手術衣,取下活動假牙及物品,例如:眼鏡、隱形眼鏡、手錶、戒指、手環、平安符等等,及除去指(趾)甲油。
- 送心導管室前請先上廁所排空膀胱,護理師會幫您接上點滴並依醫師指示給予預防性抗生素,預防感染。
- 護理站會安排勤務人員以輪椅或推床帶您至心導管室,家屬請在心導管室外等候,醫師可能會需要解釋或討論進一步治療方式。
- 檢查過程可能採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醫師會消毒穿刺部位,注射麻醉劑,將導管經穿刺部位放入血管中,在X光輔助透視下把電極導管經由鞘管送至心臟腔室,經定位後醫師開始進行心臟電刺激、藥物誘發並分析異常心跳及心電圖變化,此時您可能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悸。當心律不整病灶確定後,再以電氣燒灼術治療,破壞阻斷此不正常的傳導路徑。
- 檢查後由主治醫師評估您的狀況,由勤務人員以推床送您回普通病房,或轉入加護病房觀察。
五、檢查後該注意什麼?
- 返室後護理師會密切觀察您的血壓、脈搏、呼吸、四肢的血液循環及脈搏強度;可先試喝開水,若無嗆咳即可進食,避免刺激性飲食,在平躺期間進食,請放慢進食速度以免嗆咳。
- 傷口通常於右頸及雙腹股溝,需注意傷口有無出血情形,依病情不同需臥床平躺休息、砂袋加壓傷口止血數小時:
- 由醫師指示需平躺2-6小時,不可以下床,並請保持有傷口的腳伸直、不能彎曲,每2小時可翻身改變臥位,以減緩腰痠背痛情形。
- 平躺期間如果要上廁所,可使用床上便盆、尿壺或尿布,切勿自行下床。如果感到膀胱脹卻解不出尿時,請告知護理師,必要時會依醫師指示幫您導尿。
- 平躺結束時,請在有人陪伴下先緩慢坐起,若無頭暈不適及傷口無出血情形再漸進式下床活動。(延伸閱讀:預防跌倒)。
- 傷口照護方面:
- 檢查的導管可能會在心導管室移除,也可能帶回加護病房才移除,移除導管後的傷口會使用厚紗布和布膠固定加壓止血,請勿自行拆除。
- 傷口通常在右頸及雙側腹股溝,輕微瘀青與腫脹是正常的,約2-3週會逐漸消退。如果術後有流血、疼痛、腫脹等情形,請馬上告知護理師(延伸閱讀:手術傷口疼痛之照護)。
- 檢查後當天或隔天護理師會依醫囑協助拆除厚紗布及布膠,傷口換藥改成小紗布和透明防水膠膜固定,3天後即可將紗布及透明防水膠膜移除。請保持傷口清潔乾燥,7天內以採淋浴洗澡,不要泡溫泉、游泳等。
- 請一週內避免傷口側提重物及過度活動髖關節,如:騎腳踏車、游泳、跑步等。
- 若有心悸感或胸口灼熱感,應是電燒後正常且常見的情形,通常會持續1-2週。
- 若出現噁心嘔吐、腹部疼痛、手腳沒有力氣、說不出話、視力突然模糊不清等,請馬上告知護理師。
- 出院返家照護方面:
- 請保持情緒穩定愉快,規律生活,避免刺激性食物、菸、酒、咖啡、茶等(延伸閱讀:戒菸),依醫師指示適度運動及服用藥物,定期回門診追蹤。
- 若出現傷口腫脹、疼痛、心律不整、頭暈、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狀,請提早回診或至急診求治。
- 出院前請與醫師或護理人員確認需服用之藥物,請按時服藥並按時回診追蹤。
參考資料
- 吳智中、林晉宇、林彥璋(2021).人工智慧訊號分析輔助導管電氣燒灼術治療心房顫動.臨床醫學月刊,87(1),1-8。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101_87(1).0001
- Bates, A. P., Paisey, J., Yue, A., Banks, P., Roberts, P. R., & Ullah, W. (2023).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the diseased human left ventricle: Biophysical and electrogram-based analysis.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9(3), 330-340. https://doi.org/10.1016/j.jacep.2022.10.001
- Nguyen, D. M., Andersen, T., Qian, P., Barry, T., & McEwan, A. (2020).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for monitoring cardia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 scoping review of an emerging technology. Medical Engineering & Physics, 84, 36-50. https://doi.org/10.1016/j.medengphy.2020.07.025
- Odening, K. E., Gomez, A. M., Dobrev, D., Fabritz, L., Heinzel, F. R., Mangoni, M. E., Molina, C. E., Sacconi, L., Smith, G., Stengl, M., Thomas, D., Zaza, A., Remme, C. A., & Heijman, J. (2021). ESC working group on cardiac cellular electrophysiology position paper: Relevance,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experimental models for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research.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3(11), 1795-1814. https://doi.org/10.1093/europace/euab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