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肺臟移植可改善病人呼吸困難。
  2. 符合肺臟移植條件且無禁忌症者才可列入等候名單。
  3. 由移植團隊做整體評估,檢查會依個人病情而略有差異。
  4. 規律運動可加快肺部組織修復。
  5. 每天按時服用抗排斥藥,注意感染併發症 。
 
一、什麼是肺臟移植?
肺臟移植是採用外科手術方式,取出體內已經喪失氣體交換功能的肺臟,再重新植入捐贈者健康的肺組織,讓呼吸功能恢復。對末期肺疾病者,肺臟移植是提高生活品質,改善病人呼吸困難,獲得重生的治療方法,但需要注意移植後併發症問題。
 
二、移植的條件:
需要經器官移植小組評估符合以下條件且無禁忌症者,才能列入肺臟移植等候名單。
  1. 肺臟發生不可恢復的實質或血管病變,經藥物積極治療仍無法治癒,預估存活少於兩年者。
  2. 自行從事日常活動(如:穿衣、吃飯、清潔)等行為時會有呼吸困難,及臥床休息會感覺呼吸急促者。
  3. 年齡限制:單肺移植者需低於65歲,雙肺移植者需低於60歲。
  4. 接受移植者必須心智功能正常,家族成員的全力支持。
 
三、移植禁忌症(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布):
  1. 年齡65歲以上者(年齡超過者須經健保署專案審查通過才能列入等候名單)。
  2. 有潛在性無法控制的感染者。
  3. 惡性腫瘤或愛滋病帶原者。
  4. 肺結核未完全治癒者。
  5. 心智功能不正常者,或沒有辦法配合長期的藥物治療者。
  6. 肝硬化或中度以上腎功能不全者(需同時做腎臟移植的末期洗腎病人,不在此限)。
  7. 嚴重的腦血管或腦神經周邊病變,導致日常生活無法自理,需仰賴他人照顧者。
  8. 免疫不全或其他全身性疾病,雖經治療但仍預後不佳者。
  9. 藥癮、酒癮者。

四、移植手術前準備:
  1. 檢驗與檢查:項目會因人而異,通常會驗血、驗痰做細菌培養、心電圖、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心導管檢查、心臟及肺臟功能核子醫學檢查、肺功能、胸部電腦斷層......等等。
  2. 肺臟移植醫療團隊評估:胸腔外科、胸腔內科、麻醉科、感染科、精神科、藥師、營養師、呼吸治療師、社工師、移植個管師、護理師與病人家屬進行手術前團隊會議共識與評估之後,填寫手術及麻醉同意書、自費項目同意書,安排手術排程。
  3. 手術前一天午夜以後禁止吃東西、喝水,以預防麻醉時發生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手術當日一早請取下假牙、飾品、手錶,護理師會協助更換手術衣並接上點滴管路,等候手術室通知。

五、移植手術後照護:

肺臟移植手術後需住加護病房觀察,狀況穩定後會轉至一般病房。

  1. 呼吸照護:為預防呼吸肌肉萎縮及痰液堆積,需儘早進行呼吸訓練及復健,包括:每日四次配合高胸壁壓縮器進行胸腔物理治療,依醫囑接受蒸氣吸入、姿勢引流等,以即早脫離呼吸器。(延伸閱讀:胸腔物理治療之照護)
  2. 肺部復健:脫離呼吸器之後,開始進行深呼吸運動,採緩慢而深的呼吸,保持3-5秒的吸氣後再吐氣,並配合使用肺活量訓練器(圖一)、手臂與肩膀運動等方式進行。(延伸閱讀:肺部復健運動)
    ceb67786b38d606922e8cbec2157ee39.png
    圖一 肺活量訓練器
  3. 管路照護:手術後會放置胸管連接引流瓶,維持暢通避免扭曲、壓到,不要隨意將引流管夾住;盡量採半坐臥姿勢,讓胸管引流順暢。(延伸閱讀:胸腔引流管留置之照護)
  4. 保護性隔離:必須限制訪客,以減少感染的機率。
  5. 飲食方面:手術後應多進食高蛋白飲食,如:雞蛋、豆類、魚肉、雞肉等優質蛋白質食品,促進傷口癒合。另外,因為使用免疫抑制劑會影響醣類及脂質的代謝,也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所以多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並採低糖、低脂、易消化飲食,避免吃油膩、油炸食品;多吃各類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及纖維素;食物需高溫完全煮熟,不能吃生食。

 

六、肺臟移植術後居家照護原則:

  1. 注意居家清潔衛生,保持空氣流通,餐具、日常生活用品等要注意消毒。
  2. 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及放鬆心情。
  3. 預防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劑會導致免疫力較低,應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要配戴口罩、勤洗手;盡量避免皮膚黏膜外傷、過度日曬,並且禁止飼養寵物;如果發生感染,通常會有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若有上述症狀請儘速門診回診。
  4. 控制體重:每天早上起床上完廁所後再量,並將體重數值記錄下來。
  5. 規律運動:輕度的有氧運動可減少肺部併發症並加快肺部組織修復,散步是最佳的運動,建議每週2-3次,持續6-8週以上。運動的強度和時間可依自己的體能逐漸增加,運動期間也應避免跌倒及過度伸展導致骨折。(延伸閱讀:預防跌倒)
     

七、肺臟移植術後用藥注意事項:

  1. 排斥反應是器官移植術後的特有現象,也是關係到移植器官是否能存活及產生功能的重要問題,病人要了解服用免疫抑制劑的重要性,掌握出院後用藥方法,學會測量體溫、血壓、血糖、體重的方法,並做好記錄,於門診追蹤時提供醫師診治參考。
  2. 每天服藥時間需固定,不能自己停藥或更改劑量,定期回診讓醫師評估。
  3. 如果忘記服抗排斥藥二個劑量以上,一定要與醫師或移植小組聯絡。
  4. 服用抗排斥藥物時,除非您的主治醫師指示,不可打預防針、疫苗及執行任何皮膚測試。
  5. 若出現下列排斥症狀,如:發燒、畏寒、疲倦、咳嗽、嘔吐、頭痛、呼吸加快等不舒服症狀應盡快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6. 請隨身移植術後居家照顧手冊」,上面會記錄您的姓名、移植日期及部位、使用之藥品及劑量、醫師姓名、緊急電話號碼等,如果需要就醫或有緊急狀況時,請讓醫護人員知道您是「移植病人」,並提供正在服用的藥名。

 

參考資料

  1. 江俐慧、陳維勳、蔡慈貞(2020)‧肺移植後麴菌感染的治療與預防‧臺灣臨床藥學雜誌,28 (1),39-46。https://doi.org/10.6168/FJCP.202001_28(1).0005
  2. Kapnadak, S. G., & Raghu, G. (2021). Lung transplantation for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European Respiratory Review, 30(161). https://doi.org/10.1183/16000617.0017-2021
  3. McCort, M., MacKenzie, E., Pursell, K., & Pitrak, D. (2021).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lung transplantation.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13(11), 6654-6672. https://doi.org/10.21037/jtd-2021-12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Lung Transplantation Surgery
    分類
    手術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