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呼吸困難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及環境等因素相互影響。
2. 常見症狀為冒冷汗、指甲或嘴唇發紫等,嚴重時會影響意識狀態。
3. 
氧氣治療可改善血氧過低及二氧化碳留滯的情形。
4. 可運用噘嘴式呼吸訓練與肺部復健等治療方式緩解。

一、什麼是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指感到呼吸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個人感受,這種感覺可能會受個人的生理、情緒及環境等因素相互影響而產生。
 
二、導致呼吸困難的原因有哪些?
  1. 疾病因素:肺部疾病,例肺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心臟疾病如心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神經肌肉疾病、腹水、脹氣、貧血或癌症末期等。
  2. 個人因素:肥胖、懷孕、心理情緒,或個人習慣,如抽菸、喝酒等。
  3. 情境因素:壓力過大或生活事件重大改變。
  4. 環境因素:季節變化,灰塵或空氣汙染等。
  5. 過敏:對花粉或動物皮屑過敏,導致呼吸道水腫、呼吸困難。
 
三、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呼吸次數快、呼吸時間很短又急促、有些人會呼吸看起來胸部起伏比較深,有些人也可能很淺,導致病人出現冒冷汗、指甲或嘴唇顏色發紫、杵狀指、胸部有被重物壓住的感覺、緊張等症狀,會讓人無法工作,甚至影響意識狀態等。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就是呼吸困難,請至胸腔內科門診就醫。
 
四、常見的治療有哪些?
  1. 噘嘴呼吸訓練及肺部復健:改善慢性呼吸困難、促進肺活量,藉由練習調整呼吸次數及深度,增加呼吸道壓力、降低呼吸次數,以改善血氧飽和度與呼吸困難症狀。(延伸閱讀:胸腔物理治療之照護肺部復健運動)
  2. 藥物治療:經醫師評估後開立能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的藥物,可能是吸入式的或是口服的劑型。
  3. 氧氣治療或呼吸器治療:直接以供給氧氣的方式改善血氧過低及二氧化碳留滯的情形。
  4. 風扇治療:運用電風扇調整成微風氣流,讓風吹拂臉部可緩解呼吸不適情形。
 
五、照顧有呼吸困難的病人時,我該注意什麼?
  1. 長時間張口呼吸易導致口腔黏膜乾燥,應注意水分攝取、加強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延伸閱讀:口腔衛生與保健)
  2. 提供安靜、乾淨的環境,並保持適當之溫度、濕度及室內空氣流通,在溫差大的環境或冷氣出風口處,可戴口罩和圍巾來預防,以避免誘發急性症狀。
  3. 避免過敏原及吸入刺激性物質,如動物皮屑、灰塵、油煙、抽煙、二手菸等(延伸閱讀:戒菸);可注意環保署所公告之空氣品質指標對敏感族群的活動建議,隨時調整活動或戴合適的口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4. 依醫師指示的氧氣流量、供氧設備提供氧氣治療,例如:癌症末期病人呼吸困難時,可能需高流量氧氣,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則不可使用高濃度氧氣。(延伸閱讀:居家用氧之照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居家照護)
  5. 遵從醫師處方服藥,定期回胸腔內科門診追蹤;當不舒服症狀無法緩解時,應立即就醫。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2023).空氣品質指標(AQI)與健康影響及活動建議.
    https://airtw.epa.gov.tw/CHT/Information/Standard/AirQualityIndicator.aspx
  2. Matsuda, Y., Yamaguchi, T., Matsumoto, Y., Ishiki, H., Usui, Y., Kako, J., Suzuki, K., Matsunuma, R., Mori, M., Watanabe, H., & Zenda, S. (2022). Research policy in supportive care and palliative care for cancer dyspnea.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52(3), 260-265.
    https://doi.org/10.1093/jjco/hyab193
  3. Mendes Xavier, D., Lanza Galvão, E., Aliane Fonseca, A., de Souza, G. M., & Pereira Lima, V. (2022). Effects of home-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dyspnea, exercise capacity, quality of life and impact of the disease in COPD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COPD: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19(1), 18-46.
    https://doi.org/10.1080/15412555.2021.2020234
  4. Wirth, K. J., & Scheibenbogen, C. (2022). Dyspnea in post-COVID syndrome following mild acute COVID-19 infections: potential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for a therapeutic approach. Medicina, 58(3), 419.
    https://doi.org/10.3390/medicina58030419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Patient with Dyspnea
    分類
    自我照護/居家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