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失智症之行為精神症狀:
是指出現精神症狀和行為改變的非認知功能症狀,通常在節日、假日或夜間時段更加嚴重,除了出現有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和日常生活活動減少,也可在失智症病程中任何時期出現。不僅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也增加照顧者的負擔。
二、失智症行為精神症狀類型:
- 精神病症狀(psychotic symptoms):
- 妄想(Delusions):嫉妒妄想、被害妄想、被偷妄想等。
- 幻覺(Hallucinations):常見有視幻覺、聽幻覺。
- 錯認(Misidentification,MIT):
- 錯認不存在或陌生的人在房子裡。
- 錯認現在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
- 錯認親人配偶是別人或偽裝者。
- 錯認電視上的事件是真實的。
- 錯認鏡中自己的影像是別人。
- 行為障礙(behavioral disturbances)︰攻擊行為、重覆現象、迷路、睡眠障礙、漫遊、貪食行為、病態收集物品及不適當性行為等。
- 日落症候群(sundowning或sundown syndrome)︰因腦部退化造成日夜節律調節中樞混亂、激燥行為。
三、失智症行為精神症狀之治療:
- 輕度症狀可運用非藥物治療方式,如運用認知訓練、適時轉移注意力、提供熟悉環境和規律生活作息等,並可減少憂鬱症狀與改善自我照顧功能。
- 中重度則需藥物治療:依醫師指示服用給予抗精神病藥物(較有效)、抗憂鬱藥物、抗焦慮藥物以及治療失智症藥物等,能有效地減少躁動、焦慮或整體症狀,但不能改善認知功能。
四、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 以人為本的護理是照護的重要原則。
- 提供一個鮮明色彩且容易辨識的房間。
- 維持一個很固定且有結構性的日常生活作息。
- 加強認知訓練,儘量鼓勵病人發揮其尚未退化的功能。
- 訓練主要照顧者之照顧技巧:不要直接和病人對質、指正、批評或衝突;運用順勢,轉移注意力到病人喜愛的事物或利用懷舊方式跳開當時情境。
- 安排並鼓勵參加有趣的活動,包括芳香療法,按摩,感官刺激,照光治療,懷舊療法,音樂療法,寵物療法等。
- 矯正視力、聽力。
- 適度運動,若病人有睡眠障礙則白天避免小睡,可增加紓緩的身體活動。
- 對於日落症候群合併日夜顛倒,可以用光線治療,早、晚各一次,症狀可獲得改善。
- 要關心注意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情況。
- 必要時與醫護人員學習病人居家照護的知識及技能,以便提供病人居家醫療照護。
參考資料
- 徐灩、吳美鳳(2019).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正確治療與照護很重要.彰基院訊,36(3),18-19。doi:10.29598/XLZY
- Chang, C. (2020).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BPSD: Agitation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in dementia. Geriatric Practice, 253-265. doi:10.1007/978-3-030-19625-7_21
- Flynn, B. (2018). Dementia: Making a diagnosis and managing 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Geriatric Medicine, 83-98. doi:10.1007/978-981-10-3253-0_6
- Na, R., Yang, J. H., Yeom, Y., Kim, Y. J., Byun, S., Kim, K., & Kim, K. W. (20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moderate to severe dementia.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16(5), 325. doi:10.30773/pi.2019.02.11.2
- Scales, K., Zimmerman, S., & Miller, S. J. (2018). Evidence-based nonpharmacological practices to address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The Gerontologist, 58(suppl_1), 88-102. doi:10.1093/geront/gnx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