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末期腎臟病:進展到慢性腎臟病第五期,需採腎臟替代療法。
- 腎臟替代療法有三種: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
- 進入生命末期病人,也可選擇不要洗腎,採安寧舒適療法。
一、什麼是末期腎衰竭?
當腎功能持續變差導致身體代謝異常,藥物治療及飲食調整仍無法控制,進入到慢性腎臟病第五期即定義為末期腎臟病(延伸閱讀:末期腎臟病之照護),醫師會與病人及家屬充分討論,選擇一種最適合的腎臟替代療法來取代腎臟功能、維持生命。
二、我該注意什麼?
定期門診追蹤末期腎臟病的病情變化。
與醫師及家屬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腎臟替代療法。
- 血液透析:俗稱「洗腎」,是大多數病人選擇的腎臟替代療法。(延伸閱讀:血液透析與居家照護)
- 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病人,考量病人需求及整體狀況需建立透析血管通路,如動靜脈瘻管、人工血管或雙腔靜脈導管。(延伸閱讀:血液透析治療通路的照護)
- 一般洗腎需每週進行3次,每次約4小時。
- 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藉由人體腹腔內的腹膜作為過濾膜,將灌入肚子的新鮮洗腎液交換身體過多的水分及代謝廢物排除。(延伸閱讀:腹膜透析之照護)
- 目前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一種是用手操作的連續可活動式腹膜透析(CAPD),另一種是利用機器進行的全自動腹膜透析(APD)。
- 每天在家裡或適當場所(職場、學校),自行操作一天4~5次更換洗腎液。
- 腎臟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但移植腎的來源不易。(延伸閱讀:腎臟移植)
- 成功的腎臟移植,可以代替原來壞掉的腎臟,不需再洗腎,但需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
- 可由20歲以上的五等親以內之血親或配偶,或腦死病人的器官捐贈而來,但受贈者與捐贈者的組織配對須達必要的符合條件,才能進行移植。
- 安寧緩和治療:當持續洗腎治療無法提供有效的存活幫助時。
- 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布八大類非癌症末期病人安寧緩和醫療,其中包含了急性與慢性腎臟病、多重器官衰竭、呼吸器依賴或年老病重、意識不清等進入生命末期的病人。
- 不洗腎或停止洗腎,提供合適的腎臟病支持照護也是一種選項。
參考資料
- 夏賓含、鄭靜宜、林琬真、張簡綉雯、劉蕙婷、陳怡婷、楊紹佑、姜至剛(2023)
.
運用新型問卷提升SDM決策完成率
.
腎臟與透析,35(3),153-157。https://doi.org/10.6340/KD.202309_35(3).0010
- 鄭靜宜、賴俊夫、姚建安、姜至剛(2022)
.
腹膜透析病人的安寧緩和醫療
.
腎臟與透析,34(1),26-31。https://doi.org/10.6340/KD.202203_34(1).0005
- 趙家德、蔡宏斌、程劭儀(2022).血液透析病人選擇腎臟病支持療護的決策.腎臟與透析,34 (1),18-25。https://doi.org/10.6340/KD.202203_3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