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高血壓腎病變?
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的起始因子及惡化因子,高血壓腎病變是指因血壓高而導致的腎功能惡化,引起的腎臟病變可分為兩種,一是惡性高血壓腎病變:特徵是血壓很高(大於210/120mmHg),腎臟功能急速惡化,需立即就醫治療;二是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症:大部份病人的高血壓腎病變屬於這一類。
二、高血壓腎病變會有那些症狀?
病人大多只有高血壓的症狀(延伸閱讀:臺北榮總健康e點通網路護理指導「心臟內科」-「高血壓之照護」),初期不會自覺有腎功能惡化的症狀,但若有蛋白尿出現,血壓的控制就要更加嚴格,以防止腎功能惡化發生。
有以上症狀者並不一定是高血壓腎病變,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腎臟科門診就醫。
三、高血壓腎病變的治療:
四、居家自我保健原則:
慢性腎臟病患因鈉鹽和水分的排除能力減少,容易出現高血壓;因此在生活型態飲食的部分要注意鹽分、水分及蛋白質的控制,避免菸酒,保持理想體重,適度運動,避免過度依賴止痛藥、濫用抗生素或服用偏方,以免腎臟再度受到傷害。對所有高血壓的患者,多運動、減重及飲食的調整都已證實可以有效降低血壓。飲食的調整建議採取DASH (The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飲食,強調多攝取水果和蔬菜及低脂乳製品且低飽和脂肪及低總脂肪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其他的生活保健請參閱臺北榮總健康e點通網路護理指導「心臟內科」「疾病類」:「高血壓」內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