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老年憂鬱症?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逐漸退化,病痛越來越多,老年人活動減少致影響社交活動、且經濟自主能力及社會支持系統等因素改變而產生的憂鬱症稱為「老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可能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致影響生活品質、增加自殺的危險性,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二、老年憂鬱症的症狀:
老年憂鬱症會出現食慾不佳、睡眠干擾、專注力下降等症狀,容易與自然老化現象混淆,且老人情緒表現較為淡漠,故較不易被察覺,通常會出現下列症狀:
- 心情和想法:悲觀、無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自責、罪惡感、感到人生失意義、想自殺。
- 活動力:興趣減少、活力減少、體能變差、性慾降低、容易疲倦。
- 日常生活表徵:睡眠可能增加或減少、早醒、日夜心情不一、食慾增加或減少、注意力及記憶力變差、思考遲鈍、激躁不安或容易哭泣。
- 以身體症狀表現如:頭痛、全身痛、虛弱無力等,尤以疼痛最常出現。
- 其他:焦慮、強迫性想法或行為、慮病想法、歇斯底里行為。
三、老年憂鬱症的病因:
老年憂鬱症的病因可分為危險傾向因素和誘發因素。
- 危險傾向因素:遺傳因子、神經內分泌系統改變、性別因素(女:男約7:3)、身體疾病及殘障、藥物(如:抗巴金森藥、毛地黃、降壓藥等)及神經質人格。
- 誘發因素:例如發病前一年內罹患身體重大疾病、親近者變故、搬家、經濟狀態改變等,但需強調的是,並非所有憂鬱症的發生都有前述負面生活事件。
四、憂鬱症病人的居家照顧:
- 藥物治療:仍是最重要且有效的方式,須遵照醫囑,服用抗憂鬱藥物、抗焦慮藥物等。
- 定時返診:服藥若有任何不適,應隨時提出來與醫師討論。
- 居家生活的安排,養成規律的生活、提供適當的運動,可改善老年人焦慮及憂鬱情緒。
- 情緒調適:認識自己的情緒狀況,鼓勵與協助老年人適時表達及調適情緒,發揮自我潛能以提升生活滿意度。
- 健康生活型態與壓力調適:協助年長者察覺個人的壓力源,並學習積極調適壓力的認知行為治療,包括:改變對事件的認知、學習放鬆技巧、建立且尋求專業協助等。
- 應用懷舊團體治療,可幫助一些正面臨家庭運作過程改變、個人因應能力失調、哀傷、社交互動障礙與情緒困擾的老年人,增加面對與應付這些痛苦經驗的勇氣與技能,提升老年人精神健康功能,以達到行為改變。
- 家人或朋友應適時給予傾聽及鼓勵。
參考資料
- 戎謹如(2019).老年精神衛生護理.於蕭淑貞總校閱.精神科護理概論(十版,671-702頁).華杏。https://doi.org/10.6847/TJPMHN.201112_6(2).0002
- 莊祐綸、劉曉君、陳幼蓉(2020).運用個別懷舊治療於老年憂鬱症病人之護理經驗.新臺北護理期刊,22(2),119-129。https://doi.org/10.6540/NTJN.202009_22(2).0011
- 徐天威、朱哲生、潘志泉(2020).抗精神病藥物於老年人的使用.臨床醫學,85(2),74-80。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002_85(2).0013
- 陳春蘭、曾錦花、蕭妃秀(2019).雙相情緒障礙症及憂鬱症之護理.於蕭淑貞總教閱,精神科護理概論(十版,445-464頁).華杏。https://doi.org/10.6224/JN.000036
- de Oliveira, L. D. S. S., Branco, C., Souza, E. C., Rodrigues, R. A. S., Fett, C. A., & Piva, A. B. (2019).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Trends in Psychiatry and Psychotherapy, 41(1), 36-42. https://doi.org/10.1590/2237-6089-2017-0129
- Nierenberg, A. A., Loft, H., & Olsen, C. K. (2019). Treatment effects on residual cognitive symptoms among partially or fully remitted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exploratory study with vortioxetin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50, 35-42.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9.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