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精神病人相處之重要性:
精神病人因疾病症狀影響常出現思想感受改變、知覺扭曲、認知功能欠佳、情緒起伏及人際互動障礙、調適壓力變差,以及日常生活事務處理能力下降。當病人諸多功能受疾病影響而退化時,家屬若對疾病症狀欠缺瞭解,則容易在相處過程出現摩擦與衝突,甚至引發病人的暴力與自傷行為。因此,了解精神病人行為背後的意義及症狀的處理方式,預防人際衝突,進而減少病人疾病復發與反覆住院,才能有效降低家屬照顧負荷。
二、精神科病人常見之人際相處問題:
- 因認知功能變差、幻覺、妄想等症狀干擾,出現自言自語、行為退化等狀況,阻礙人際關係。
- 受疾病影響,情緒及衝動行為自我控制能力變差,出現傷害他人及自己等行為。
- 症狀引起的諸多干擾行為,造成社會觀點對精神病人及家屬的負面看法,也可能導致病人更加退縮、出現自我隔離的現象。
- 病人對壓力因應能力欠佳,當精神症狀出現時可能產生內在焦慮、無助感及不知如何尋求解決途徑,進而陷入鑽牛角尖的困境中。
三、與精神病人相處之居家注意事項:
- 瞭解可以使用的社會資源,鼓勵病人參與各項精神復健活動,與醫療人員保持聯繫,正確接受藥物及相關治療。
- 瞭解精神疾病之症狀及行為表現,以溫和語氣與其溝通,不隨意附和其症狀且不予批評,避免爭辯之言詞,以免誤解產生衝突。
- 瞭解病人對疾病症狀之感受,以友善、接納的態度,包容、傾聽與支持。
- 引導病人學習各種問題解決方法,增加處理事情的彈性。
- 當病人出現視聽幻覺等症狀時,可教導病人藉由看電視、聽音樂、散步或找人談談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及緩解情緒。
- 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疾病,予以病人關懷並嘗試表達真實的想法及感受,以新的角度發掘病人優點,並在病人改變時予以正面的肯定。
- 當病人出現暴力行為時,需與其保持適當之安全距離,請求其他家人及緊急醫療資源協助。
參考資料
- 李玉嬋、曹正恆(2020).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自我照顧與自主管理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415,43–48。https://doi.org/10.29837/CG
- 藍淑玲、陳佑綺、張秀如(2018).運用鏡子影像回饋改善慢性思覺失調症病人視幻覺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65(3),103–111。 https://doi.org/10.6224/JN.201806_65(3).14
- Caqueo-Urizar, A., Rus-Calafell, M., Craig, T. K., Irarrazaval, M., Urzua, A., Boyer, L., & Williams, D. R. (2017). Schizophrenia: Impact on family dynamics.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19(1), 2. https://doi.org/10.1007/s11920-017-0756-z
- Koschorke, M., Padmavati, R., Kumar, S., Cohen, A., Weiss, H. A., Chatterjee, S., Balaji, M. Pereira, J., Naik, S., John, S., Dabholkar, H., Balaji, M., Chavan, A., Varghese, M., Thara, R., Patel, V., & Thornicroft, G. (2017). Experiences of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faced by family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Indi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78, 66-77.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7.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