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 1.
    傷口縫合後之照護
  • 索引
  • 全螢幕
傷口縫合後之照護
長度: 03:02, 瀏覽: 88797, 最近修訂: 2022-05-13
【本篇學習重點】
  1. 我將可以知道縫合傷口的照護需要準備的用物。
  2. 我將可以知道縫合傷口的的照護步驟。
  3. 我將可以知道如果傷口出現哪些狀況需要立即回診。
 
一、為什麼需要傷口縫合:
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污染或異物進入,減少傷口感染機會。
 
二、準備用物:
請至藥局或一般醫療用品店購買 (圖一)
  1. 0.9%生理食鹽水(小瓶2~3瓶)。
  2. 無菌棉棒。
  3. 不含酒精的優碘。
  4. 醫院開立之抗生素藥膏(不一定需要,依照醫師指示使用)。
  5. 適當大小之紗布塊。
  6. 透氣膠布。
    520797d057ced511011c32946a61c366.png
    圖一 縫合傷口照護準備用物
 
三、步驟:
  1. 移除舊紗布:
    1. 洗手。
    2. 輕柔移除透氣膠布,以手指固定皮膚,將皮膚往下與透氣膠布分開後再取下舊紗布。
    3. 若傷口和紗布有沾黏的情況,使用生理食鹽水由紗布側邊沖溼,再輕輕取下紗布。
  2. 觀察傷口:
    1. 觀察傷口局部症狀(大小的變化、分泌物量、顏色、氣味)。
    2. 戴上手套用手指觸摸傷口周邊,感覺有無紅、腫、熱、痛等發炎徵象。
  3. 清潔傷口:
    1. 先使用無菌棉棒沾溼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
    2. 清潔的方向從傷口中心以環狀的方式往傷口邊緣。
    3. 清潔至傷口外圍2~3公分(注意:一次只使用一支棉棒,勿重覆)。
  4. 擦乾傷口:傷口全部沖洗乾淨後,用乾棉棒由內往外擦乾後即可丟棄。
  5. 消毒傷口:
    1. 擦乾傷口後,擦上優碘後等30秒以上,以達到傷口消毒目的。
    2. 消毒動作完成後,再用棉棒依照步驟3的方式擦拭掉優碘,最後再以乾棉棒由內往外擦乾傷口。
  6. 覆蓋傷口:
    1. 必要時依照醫師指示塗上抗生素藥膏(藥膏開口使用後會溢出少許藥膏,使用前應注意開口之清潔),避免塗擦來源不明藥物。。
    2. 使用超過傷口周圍約一公分適當大小的紗布塊覆蓋。
    3. 貼上透氣膠布固定(避免潮濕、油性、出汗皮膚而影響膠布黏貼)。
 
三、照護原則:
  1. 換藥前需以肥皂洗手。
  2. 縫合傷口應保持清潔乾燥,若有浸溼或碰到水,請立即換藥。  
  3. 縫合後傷口在12至24小時內仍會有輕微腫脹、疼痛,若您受傷的部位是手或腳,可抬高並冰敷以減輕不適。
  4. 關節處的傷口如:手腕、手肘、膝蓋,應盡量減少活動,以避免牽扯縫線。
  5. 可多攝取蛋白質(如肉、蛋、奶、魚類等)及維生素C(如奇異果、柳橙、蘋果等)食物,可促進傷口癒合。
  6. 請按醫師指示服藥及按時回診:
    1. 按時服用醫師開立之藥物。
    2. 預約返診時間,預約掛號:外傷追蹤門診,週一、三,下午13:30~17:00。
 
四、什麼時候傷口可以拆線呢?
傷口拆線時間因受傷部位不同而有差別,醫師會評估後協助您拆線。
  1. 一般傷口約7~10天。
  2. 臉部傷口約5~7天。
  3. 關節活動處之傷口約10~14天。
  4. 拆線後3個月內可視情況使用無菌外科膠布STERISTRIP®(也有人稱做美容膠帶或免縫膠帶)黏貼,以維持傷口部位緊度,減少疤痕產生。
     

五、如有下列狀況應立即返診:

  1. 傷口裂開或持續滲血。
  2. 傷口紅、腫、熱、痛、化膿等不明分泌物出現。
  3. 合併發燒、發冷、寒顫。
當遇到以上情況,就表示傷口可能在惡化,請立即返診複查。
 

參考資料

  1. 黃淑如、吳麗鴻、陳郁慧、劉有增、莊銀清、薛博仁、盧敏吉(2018)‧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應用組合式照護措施的本土挑戰與執行策略‧感染控制雜誌,28(1),17-26。https://doi.org.10.6526/ICJ.2018.103
  2. Kelly-O'Flynn, S., Mohamud, L., & Copson, D. (2020).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29(6), S20-S26. https://doi.org/10.12968/bjon.2020.29.6.S20
  3. Lin, T. R., Hu, M. F., Liu, J. H., Liu, C. C., Yang, C. I., Lin, J. Y., Huang, M. J. & Shie, P. S. (2021).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ies in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Hu Li Za Zhi, 68(1), 74-81. https://doi.org/10.6224/JN.202102_68(1).10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Nursing Instruction for Suture Wound
    分類
    自我照護/居家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