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細菌對抗生素有抵抗力,導致藥物治療效力降低,稱為「抗藥性」。
- 探病的訪客一定要穿隔離衣服,並按照正確流程穿脫隔離衣服。
- 離開病房前要脫掉隔離衣並洗手,不可以把隔離衣穿出病房外。
- 離開病房時,只要碰觸病房的周遭環境也都要洗手。
一、什麼是多重抗藥性?
- 一般而言,抗生素能殺死大部分的細菌,但是有些細菌對抗生素有抵抗力,導致藥物治療疾病或改善病人症狀的效力降低,稱為「抗藥性」。
- 當病人的身體中的任何一種分泌物(包括痰液、尿液、血液…等),進行細菌培養後的結果,有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生素有抗藥性,造成治療無效就稱為「多重抗藥性」。
- 由於細菌對多種抗生素有抵抗力,所以能夠使用的抗生素選擇變少,讓病人的治療變的效果差,讓病情復原變慢,因此當病人出現多重抗藥性時,相關的感染控制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不同細菌感染,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在局部感染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局部發紅、腫脹、發熱、疼痛….等;出現全身性感染的時候,就可能出現發燒、呼吸急促、頭痛、嘔吐、噁心…等。
三、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醫師會針對病人進行評估,選擇適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四、照護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 病人:當病人的痰液、尿液、血液…等細菌培養出多重抗藥性菌種時,會安排單獨病房,或是和培養結果相同的病人住在同一間病房,進行防護措施隔離與其他人接觸的機會。
- 探病的訪客:多重抗藥性細菌會存在於病房環境的任何角落,在病人周圍的物品表面都可能被採集檢驗出來,例如:病床、床欄、床旁桌、窗廉、門把…等,接觸過病人或周遭環境的人都有機會把細菌散播出去,所以探病的訪客應遵守注意下列事項:
- 小朋友、老年人或感冒的人,盡量減少進出醫院與病房,避免互相傳染。
- 探病的訪客進入加護病房時,請一定要穿病人床號置物櫃內的隔離衣服,並按照正確流程穿脫隔離衣服、戴上口罩並確實洗手後,再進入病房內。
- 探病的訪客進入病房時,只要碰觸病房的周遭環境前,都要正確洗手或使用乾洗手液洗手。
- 進入病房後要再穿一件專用隔離衣服,才能接觸病人與病房的物品。
- 離開病房前,脫掉病房專用隔離衣並放回原處後要再洗手一次,不可以把病房內的專用隔離衣穿出病房外。
- 離開病房時,只要碰觸病房的周遭環境也都要洗手。
- 用物:不需要用到的物品盡量不要帶入病房,只要接觸過病人的物品都是感染性物品,都可能造成細菌的傳播。
參考資料
- 林美君、謝秀祝、洪燕萍、李姵萱(2022)‧接觸隔離措施可降低血液腫瘤病房抗藥菌感染發生密度‧台灣醫學,26(1),10-20。https://doi.org/10.6320/FJM.202201_26(1).0002
- 梁云馨、張藏能(2018)‧醫療照護相關之全球新興多重抗藥性黴菌Candida auris‧感染控制雜誌,28(4),189-192。
- 黃煜翔、吳冠陞、李欣蓉、周稚偵、翁雅為、曾鈺婷、陳瑞光、施正蓮、蔡宏津、陳垚生(2019)‧抗藥性腸球菌與鮑氏不動桿菌之主動監測:一項於醫學中心感染科進行之前瞻性研究‧感染控制雜誌,29(5),233-245。https://doi.org/10.6526/ICJ.201910_29(5).0002
- 潘玲芝、吳佩玲、鍾幸枝、陳月汝(2018)‧降低某成人加護病房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移生率之專案‧榮總護理,35(1),61-69。https://doi.org/10.6142/VGHN.201803_35(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