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麻醉性止痛貼片經皮膚緩慢吸收,提供72小時藥效。
- 麻醉性止痛貼片常見副作用有便秘、噁心嘔吐、嗜睡。
- 麻醉性止痛貼片要貼於前胸、後背等不易脫落的部位。
- 使用貼片前,用清水清潔貼覆部位,依醫囑更換貼片。
一、為什麼需要使用麻醉性止痛貼片?
隨著癌症病程的進展,疼痛是最普遍出現的症狀之一,不論何種部位的疼痛,只要是對嗎啡類有效果的疼痛,都可以利用貼片得到更舒適方便的止痛方式。在醫師計算24小時內病人所需的嗎啡總劑量後,可轉換為等量的麻醉性止痛貼片使用,能透過皮膚將藥物緩慢吸收,於使用後約12小時發揮藥效,漸進性的提供持續72小時的全身釋放,達到穩定的止痛效果。
二、準備用物:
- 門診病人:請至門診由醫師評估後開立使用麻醉性止痛貼片之處方單,再到門診藥局領取止痛貼片及「吩坦尼穿皮貼片使用紀錄表」。
- 住院病人:經醫師評估後開立使用麻醉性止痛貼片之藥囑,由護理師取藥後協助使用。
三、使用步驟:
- 洗淨雙手,並用清水輕柔清潔將貼覆止痛貼片的部位,待皮膚乾燥後再貼上貼片。
- 依醫囑每二至三天更換麻醉性止痛貼片,更換時可以黏貼不同位置,減少皮膚的不適,避免貼在傷口或放射治療部位。
- 建議將止痛貼片貼在不易脫落的部位,如:前胸、後背、上臂及大腿平坦處。不可任意切割貼片,會破壞貼片的劑量。
- 沿切口或虛線撕開止痛貼片外包裝袋,取出貼片後將黏貼面的保護膜取下,以黏貼面緊貼皮膚,用手掌按住30秒,直至貼片牢固貼覆,亦可使用透氣膠帶輔助加強固定。
- 領取麻醉性止痛貼片返家使用時,會附上「吩坦尼穿皮貼片使用紀錄表」,每次更換時請詳細紀錄貼上及取下的時間。撕下的舊貼片不可隨意丟棄,請集中保留,於下次返回醫院時再繳回藥局。
四、照護原則:
- 避免因天氣熱流汗或將貼片弄濕而導致貼片脫落,使用過程中仍可以洗澡,但不要泡熱水澡或於貼片覆蓋處局部熱敷,以免增加藥物釋放速度,若貼片不小心脫落,可重新再貼新的貼片。
- 請詳細紀錄自己的疼痛性質、部位、頻率及用藥狀況,並在回診時與醫師溝通,以做劑量調整之參考。
- 可合併其他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如:放鬆技巧、音樂治療、看電視等,來轉移注意力以增加止痛的效果。
- 可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的食物,適量的飲水,適當的運動加以預防便祕,必要時可請醫師開軟便劑使用。
- 出現噁心嘔吐情形較口服嗎啡輕微,通常發生於使用止痛劑的初期或增加藥物劑量時,症狀會隨時間漸漸改善。
- 有氣喘、肺部疾病史病人需謹慎使用,若出現低血壓、心跳過慢、嗜睡及呼吸抑制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症狀,須返回原門診或急診由醫師評估視情況調整藥物。
- 少數病人初次使用麻醉性止痛貼片或更換新貼片時會發生局部皮膚搔癢或紅點;可選擇不同位置黏貼或貼於較不敏感的肌膚上,如上臂外側,減少皮膚不適的發生,若皮膚易對黏貼劑過敏,醫師會視情況用抗組織胺藥物減緩症狀。
參考資料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9,8月30日)‧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728期)‧https://www.fda.gov.tw/tc/publishotherepaperContent.aspx?id=1263&tid=2850
- Ghoshal, A. (2020). Fentanyl, Morphine, and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Related Pain. Indian 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 26(4), 535–536. https://doi.org/10.4103/IJPC.IJPC_171_19
- Kuip, E. J., Oldenmenger, W. H., Visser-Thijs, M. F., de Bruijn, P., Oomen-de Hoop, E., Mathijssen, R. H., & Koolen, S. W. (2018). Influence of aprepitant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patch on fentanyl exposur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using transdermal fentanyl. Oncotarget, 9(26), 18269. https://doi.org/10.18632/oncotarget.24812
- Wang, D. D., Ma, T. T., Zhu, H. D., & Peng, C. B. (2018). Transdermal fentanyl for cancer pain: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of 3406 patients from 35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 14(8), 14. https://doi.org/10.4103/0973-1482.17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