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換帳號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回首頁
關於我們
預約掛號
English
登入
一般
中
大
×
全站搜尋
搜尋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登入
回首頁
關於我們
預約掛號
English
列印日期 : 2023/09/25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護理指導
目錄總覽
皮膚科
×
×
loading ...
×
×
私密分享
無法分享,系統已經關閉私密分享的功能
×
QR code
×
選擇網頁檔案
loading ...
×
設計知識點
×
建立新版本
×
刪除提醒
×
loading ...
×
皮膚搔癢之照護
分享
QR code
列印
瀏覽: 8198,
最近修訂: 2022-09-15
皮膚搔癢之照護
分享
QR code
列印
瀏覽: 8198,
最近修訂: 2022-09-15
【本篇學習重點】
皮膚搔癢是令人極欲搔破的不舒服感,為皮膚科最常見的症狀。
皮膚搔癢的原因有皮膚太乾燥、皮膚疾病、全身性病變或合併症等。
搔癢部位可能出現皮膚乾燥、脫屑、脫皮、紅疹、出血裂隙等症狀。
皮膚搔癢的處理及注意事項。
一、 什麼是皮膚搔癢?
皮膚搔癢是令人極欲搔破的不舒服感,為皮膚科最常見的症狀。
搔癢本身雖不是致命的毛病,但可引起失眠、情緒不穩定,注意力無法集中,因而影響生活品質。
二、 為什麼會皮膚搔癢?
皮膚太乾燥:老年人常見,好發於冬天,因皮膚功能退化造成油脂流失而引起。
皮膚疾病:汗皰疹、蕁麻疹、接觸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恙蟲、陰蝨、白癬、念珠菌感染,通常為局部性搔癢。
全身性病變或合併症:腎臟病、肝臟病、糖尿病、內分泌疾病、貧血、白血病及寄生蟲病等。
三、 皮膚搔癢的症狀?
可能出現全身或局部的皮膚搔癢情形。
搔癢部位出現皮膚乾燥龜裂、脫屑、乾癢、脫皮、紅疹、出血裂隙等症狀。
四、 皮膚搔癢怎麼辦?
就醫並配合醫師處方吃藥或擦外用藥膏。
維持居家環境乾燥通風,避免室溫過熱(建議<24度)。
穿著透氣寬鬆的棉質、絲質類衣物,避免穿毛料衣物。
避免進食咖啡、海鮮、辛辣食物及酒等刺激食物。
皮膚保養:
避免搔抓動作、修剪指甲預防抓破皮膚。
搔癢時可輕拍、按摩或冰敷降低搔癢感。
利用鬆弛技巧轉移注意力,如:看電視、閱讀書報、聽音樂或聊天。
洗澡使用非鹼性(無皂性)、無香精的清潔用品,水溫勿太熱、勿泡澡。
沐浴後使用乳液、凡士林或嬰兒油等滋潤產品保癢皮膚。
參考資料
林軒毓、王理剛、李薇萱(2021).慢性皮膚搔癢的診療新知.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6(4),126-132。
裘苕莙、涂慧如、陳美珠(2018).尿毒症病人皮膚搔癢症臨床評估及處置之簡介.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7(2),1-12。
https://doi.org/10.3966/172674042018061702001
Lipman, Z. M., Ingrasci, G., & Yosipovitch, G. (2021).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chronic pruritus. Medical Clinics, 105(4), 699-721.
https://doi.org/10.1016/j.mcna.2021.04.007
×
×
複製檢核清單
loading ...
×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1.
皮膚搔癢不會致命,但會引起失眠、情緒不穩定、注意力無法集中。
是
否
不知道
2.
老年皮膚搔癢症尤其以夏天最為嚴重。
是
否
不知道
3.
搔癢難耐時,應就醫,配合醫師吃藥或擦藥,勿自行服藥或擦藥。
是
否
不知道
4.
增加洗澡次數,洗澡可用泡澡。
是
否
不知道
5.
修剪指甲,減少抓癢引起傷口感染,嚴禁抓癢,可輕拍或按摩來止癢。
是
否
不知道
送出答案
×
×
成績
×
×
關閉
×
loading ...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
評分
×
查看更多
loading ...
上一篇
下一篇
詳細
位置
護理指導
目錄總覽
皮膚科
英文名稱
Care of Patients with Itching
分類
自我照護/居家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