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生理監視器」是用來監測病人心跳、呼吸、血壓及血氧濃度等生命徵象儀器。
- 「呼吸輔助器」可提供氧氣,幫助氣體交換,促進肺臟擴張。
- 各項儀器是醫護人員及專業團隊討論後準備並使用。
一、什麼是加護中心的常見儀器:
- 床旁生理監視器(圖一):為病人床旁的電腦顯示器,能24小時連續監測病人的生命徵象,包括心跳、血壓、呼吸、血氧飽和濃度的變化,以提供醫護人員進行病況評估及治療的依據。(延伸閱讀:加護中心生理監視器之介紹)

圖一 生理監視器
- 呼吸器(圖二):需經由人工氣道(例如氣管內插管或氣切管)的置入,協助有呼吸困難或氧氣不足等問題的病人,能改善血中氧氣濃度,並由醫師及呼吸治療師依病人呼吸的型態、胸部X光及血液動脈氣體分析值等變化,調整最適當的呼吸輔助模式。(延伸閱讀:呼吸輔助器病人之照護)
圖二 呼吸器
- 點滴注射幫浦(圖三):利用機械或電子控制輸液的一種醫療儀器,主要用於需精確監控藥物注射速度及劑量,例如升壓劑、胰島素、鎮靜、止痛或抗心律不整等特殊藥物,以達到用藥安全及治療效果。

圖三 點滴注射幫浦
- 灌食幫浦(圖四): 控制灌食速度的儀器,當病人有消化不良、吸收不好或腹瀉等情形時,經醫護人員評估會使用灌食幫浦控制灌食速度,以促進營養之吸收。

圖四 灌食幫浦
二、加護中心各項儀器使用前準備:
加護病房各項儀器由醫護人員與醫師及呼吸治療師、營養師、藥師等專業團隊討論後準備並使用。
三、加護中心常見儀器使用時之照護原則:
- 為了病人安全,以上儀器皆依病況設定適當的上下限安全警訊數值,若高於或低於所設定的數值,便會發出警告聲,不需慌張,護理師會做適當處理。
- 床旁生理監視器所監測的各項生命徵象,可連線到護理站之中央監視器及其他床位之床旁監視器,以提醒護理人員做適當處理。
- 呼吸器除了原本的的設定外,會因為病人本身的疾病因素,無法與呼吸器完全配合,或是病人咳嗽、用力、想說話、有痰、管路扭轉、壓迫等原因發出警告聲,護理人員會適當排除與處理。
- 點滴注射幫浦會設定滴數及注射液的總量,若點滴注射液滴完或其他情況,例如:阻塞、有空氣等,會發出警告聲,以提醒護理人員做適當處理。
- 灌食幫浦會設定灌食的速度及灌食的總量,若食物灌完或管路阻塞等,幫浦會發出警告聲,提醒護理人員做適當處理。
參考資料
- 洪玉敏、江金英、黃暐茹、莊月娥(2019).提升心臟加護護理人員執行生理監視器參數設定之正確率.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8(6),98-108。
- 劉佩伶、周碧玲、劉桂君、李采儀、陳淑惠、鄭蓓雯 (2019).提升內科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監視器警訊聲響及時處理率.護理雜誌,66(2),85-92。https://doi.org/10.6224/JN.201904_66(2).11
- Wilken, M., Hüske-Kraus, D., & Röhrig, R.(2019).Alarm fatigue: using alarm data from a patient data monitoring system o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to improve the alarm management, Studies in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 267. 273-281. https://doi.org/10.3233/SHTI19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