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生理監視器」是來監測病人心跳、呼吸、血壓及血氧濃度等生命徵象儀器。
- 「生理監視器」可即時顯示生命徵象並設定安全警訊數值。
- 加護中心病人因病情或藥物的影響,可能導致病人的血壓值上下波動。
一、什麼是生理監視器?
- 「生理監視器(圖一)」大多置於病人床旁上方,可用來監視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壓及血氧濃度等生命徵象的儀器。
- 生理監視器能即時顯示病人的生命徵象數值,醫療人員可藉由生命徵象數值來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進行臨床評估及提供適當醫療處置。

圖一 生理監視器
二、生理監視器使用前準備:
為了病人安全,護理師會將相關的生理監視儀器貼在病人身上,並適時將生命徵象數值依病情變化設定上下限警告數值,當低於或超出設定的數值,電腦就會發出警告聲,用來提醒醫護人員,所以當您聽到警告聲響,不需要慌張,醫護人員會做適當處理。
生理監視監測的生命徵象包含:
- 心跳(脈搏):利用病人胸前心電圖貼片監測心跳次數,正常心跳次數約每分鐘60~100次。
- 呼吸:利用病人胸前心電圖貼片同時監測呼吸次數。若病人有使用呼吸器,則是觀看呼吸器螢幕上顯示的呼吸次數,正常呼吸次數約每分鐘12~20次。
- 血壓:
- 加護中心監測血壓方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病人手臂的壓脈帶設定固定時間來測量,另一種是在手腕或足背置放動脈導管,連續24小時監測動脈血壓的變化。
- 由於導管位在手腕彎曲及足背處,血壓值易受姿勢影響,因此會與手臂壓脈帶測量的血壓有些許差異。
- 依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正常值為收縮壓140mmHg以下,舒張壓90mmHg以下,不過,加護中心病人因病情或藥物的影響,易導致血壓值上下波動,醫護人員會依病情變化做適當處置。
- 血氧飽和濃度:在病人手指或腳趾夾上血氧飽和濃度監測儀,連接導線在監測器上觀察血氧濃度,正常值為95~100%。
三、生理監視器使用照護原則:
若有發生警告聲,醫師及護理師會依據病情及檢查結果做合適的處置,不可自行將監視儀器移除。
參考資料
- Brekke, I. J., Puntervoll,L. H., Pedersen, P. B., Kellett,J., & Brabrand, M. (2019). The value of vital sign trends in predicting and monitoring clinical deterior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14(1), 1-1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10875
- Bernd Saugel, Karim Kouz, Agnes S. Meidert, Leonie Schulte-Uentrop & Stefano Romagnoli (2020). How to measure blood pressure using an arterial catheter: a systematic 5-step approach. Critical Care, 24(1), 172. https://doi.org/10.1186/s13054-020-02859-w.
- Ruppel, H., Funk, M., Kennedy, H. P., Bonafide, C. P., Wung, S. F., & Whittemore, R. (2018). Challenges of customizing electrocardiography alarm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A mixed methods study. Heart and Lung, 47(5), 502-508. https://doi.org/10.1016/j.hrtlng.2018.06.010
- S. Magder(2018). The meaning of blood pressure. Critical Care, 22(1), 257. https://doi.org/10.1186/s13054-018-2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