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肢體活動:
肢體活動是指藉由外力讓肢體或關節的進行運動,來幫助維持其關節活動度及肌肉力量。肢體活動分為被動運動(指經由其他人的協助進行運動),以及被動運動(指個體利用本身身體的其他部分來協助進行運動)。
二、為什麼要做肢體活動?
加護病房病人多為臥床無法自行活動、使用鎮靜安眠藥物,或是因為治療因素被限制活動,由於肢體無力或無法正常活動身體或四肢,臥床的病人常常無法讓關節達到最大角度的伸展,久而久之,關節會攣縮變形,影響病人的復原,也會增加照顧上的困難,甚至出現其他併發症。
所以,盡早執行肢體活動可以維持關節的活動度,減少關節僵硬、促進血液循環、提供感覺刺激及增加活動的耐力及持久力,並且經由病人及家屬的肢體接觸,使病人能感受來自家屬的温暖和支持。
三、協助病人做肢體活動的注意事項:
四、如何協助病人做肢體活動呢?
分為上肢(手指、手腕、肘、肩)及下肢(膝、髖、踝、足)共8個關節肢體活動。每一個關節每回可活動10至20次,每天執行1至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