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手術後等醫師指示或有放屁才可採漸進式進食,剛開始應避免進食產氣食物。
- 傷口引流管拔除後,當日才開始下床活動,需穿戴好背架再起身行走,背架穿戴的期限請依照醫師指示。
- 術後避免彎腰、扭轉背部、提舉重物,平躺、翻身、側臥、坐立時均需保持腰背部平直。
- 手術後4至6週可從事靜態性的工作,3至4個月後才可做出力的工作。
一、手術目的:
- 恢復脊椎穩定性,固定不穩定的脊椎。
- 減輕神經壓迫症狀,緩解腰痛、坐骨神經痛、間歇性神經性跛行。
二、手術前準備:
- 手術前需完成心電圖、X光檢查、血液檢驗等相關檢查。
- 醫師會與病人及家屬說明手術、麻醉方式及可能的風險、合併症等,並填寫手術、麻醉、輸血及自費項目同意書。
- 午夜12點開始不可以吃任何食物及不可以喝水或飲料。
- 手術前依醫師指示選擇背架種類及量制。
三、手術後照顧:
- 鼓勵您要多練習深呼吸咳嗽,促進肺部擴張,以減少發生肺炎合併症。
- 手術後需由醫師指示或等排氣後才可採漸進式進食,先喝水無不適再進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進食產氣食物,如:牛奶、豆類食物等。
- 臥床時可使用翻身單協助圓滾木式翻身(即肩部與臀部同時翻向一側,保持脊椎平直 圖一),並使用枕頭支托背部( 圖二),。
- 臥床期間床上使用便盆的方法:先側臥將便盆置於臀部,再翻回仰臥,將床頭搖高如廁。
- 手術傷口引流管拔除後才會開始下床活動,坐於床邊穿戴好背架再起身行走,穿背架目的是支持脊椎、限制軀幹活動,以減輕疼痛(延伸閱讀:硬式背架穿戴注意事項)。
- 正確上下床方法:下床時先應先平躺後翻身側臥(圖三),再以手肘及另一手之手掌力量將上身撐起來,同時雙腳垂放床沿坐起(圖四),坐休息3-5分鐘後無頭暈、不適情形,再慢慢的站起下床活動;上床時先坐於床沿,脫下背架後側身躺下,再翻成仰臥姿勢。
圖一 圓滾木式翻身保持腰背平直 圖二 翻身後使用枕頭支托背部
圖三 下床時先採側臥 圖四 以手肘手掌將身體撐起,同時雙腳垂放床沿坐起
四、居家自我照顧注意事項:
- 傷口照顧:拆線前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傷口拆線後才可碰水,沐浴以淋浴為宜。
- 下床行走前需先穿好背架,只有睡覺及沐浴時可拆下背架,背架穿戴的期限請依照醫師指示 。
- 日常生活保持腰背平直:刷牙洗臉時,膝微彎或坐椅子,勿彎腰。
- 不可突然伸展、彎腰或扭轉背部,以免脊椎滑脫症狀再復發。
- 漸進式增加活動量,避免劇烈活動。
- 避免提舉重物,手術後4至6週可從事靜態性的工作,3至4個月後才可做出力的工作。
- 性生活可於手術後4週恢復,但必須採被動姿勢。
- 維持理想體重,採均衡飲食。
男:〔身高(公分)-80〕x0.7=體重(公斤),若身高170公分,理想體重為(170-80)x0.7=63公斤。
女:〔身高(公分)-70〕x0.6=體重(公斤),若身高160公分,理想體重為(160-70)x0.6=54公斤。
- 定期門診追蹤,傷口若有紅、腫、熱、疼痛加劇、有分泌物異常、持續發燒、背痛、四知感覺異常如肢體突然乏力,須立即回骨科門診。
- 避免抽菸、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性止痛藥及類固醇藥物,以免影響骨骼癒合。
參考資料
- 馮容芬、曾翊瑄、張維琴(2019).神經系統疾病與護理.於王桂芸、劉雪娥、馮容芬總校閱,新編內外科護理學.(六版,148-178).永大。
-
蔡淑梅、古菊梅(2018).神經系統病人護理.於林貴滿、李滿梅、林惠娟、譚蓉瑩、李素貞、陳秀蓉…陳佩英等,內外科護理技術(九版,392-395).華杏。
-
Johnstone, J. (2020). How to provide preoperative care to patients. Nursing Standard. doi, 10.https://doi.org/10.7748/ns.2020.e1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