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縱膈腔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須等腫瘤長大壓迫到鄰近的器官才會慢慢出現。
  2. 醫師會依據腫瘤大小、良性或惡性等建議手術治療方式。
  3. 術後宜採均衡飲食,各類營養素均需攝取足夠以促進傷口癒合。

一、什麼是縱膈腔腫瘤?
縱膈腔是指胸腔內兩側肺臟中間的部位。前面有胸骨,後面有脊椎保護,縱膈腔內部則包含著胸腺、心臟、大動脈、大靜脈、氣管、食道等重要的器官。一般而言,縱膈腔可分為「前」、「中」、「後」三個部分。「前」縱膈腔是指胸骨後面、心臟以前的位置,「後」縱膈腔位於脊椎前緣後面的部位,「中」縱膈腔則介於前、後縱膈腔之間,範圍最大,包含了心臟、大動脈、 大靜脈、氣管、食道。當縱膈腔出現任何不正常的腫塊,即稱為縱膈腔腫瘤。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縱膈腔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除了重症肌無力之外,縱膈腔的病變很少會引起如胸痛或咳嗽的症狀,也很少影響到肺功能,一般須等腫瘤長大壓迫到鄰近的器官,如氣管、心臟、大血管等才會慢慢出現症狀,像是呼吸困難、喘、頸部及上肢水腫等。但是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縱膈腔腫瘤,所以如果您有這些症狀請至胸腔外科門診就醫。
 
三、縱膈腔腫瘤的診斷方法:
通常會利用胸部正面及側面X光來發現病變的位置,但若要精確的知道病變的位置、大小以及附近組織器官的關係,則必須使用胸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攝影檢查。另外,亦可採取切片方式獲得診斷,大致分為以下二類:
  1. 電腦斷層或超音波導引穿刺切片:局部麻醉狀況下,利用細針在電腦斷層或超音波的導引下,經過皮膚針對縱膈腔腫瘤位置進行切片。適用於較大的前或後縱膈腔腫瘤,中縱膈腔因為較靠近心臟、大血等管器官,細針切片的危險性較高。此項檢查取得的組織較小,有時無法獲得確定的診斷。
  2. 手術切片:採取全身麻醉,包含胸腔內視鏡手術切片及開胸手術切片。胸腔內視鏡手術切片傷口較小恢復迅速。手術切片較能夠得到足夠的組織,必要時可以將腫瘤完全切除。
四、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醫師會依據腫瘤大小、良性或惡性以及病灶所在的位置而決定。
  1. 三公分以下的良性腫瘤或囊腫可以利用胸腔鏡手術切除,良性腫瘤或囊腫在切除後通常不會復發。
  2. 當腫瘤過大時必須採取胸骨切開手術摘除腫瘤,如:胸骨切開術把胸骨打開將腫瘤取出。至於原發惡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則必須根據腫瘤的分期再決定後續治療,而惡性病變若能早期發現及治療,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預後。
     
五、照護原則:
  1. 術後採均衡飲食,各類營養素均需攝取足夠,可多攝取蛋、豆、魚、肉類等高蛋白食物,以促進傷口癒合,恢復體力。
  2. 術後避免過度用力影響傷口癒合。
  3. 每日觀察傷口恢復情形,若傷口有膿液、紅腫熱痛或發高燒情形,請立即就醫治療。
 
參考資料
  1. 林聖哲、陳世緯、葉加祿(2017).正子電腦斷層攝影發現胸線淋巴上皮瘤樣癌.核子醫學暨分子影像雜誌,30(3),118-122。https://doi.org/10.6332/ANMMI.3003.003
  2. 劉明悅(2019).營養與傷口癒合.彰化護理,26(3),12-13。https://doi.org/10.6647/CN.201909_26(3).0004
  3. De Palma, A., Lorusso, M., Di Gennaro, F., Quercia, R., Pizzuto, O., Garofalo, G., & Schiavone, M. (2018). Pulmonary and mediastinal paragangliomas: Rare endothoracic malignancies with challeng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10(9), 5318-5327.  https://doi.org/10.21037/jtd.2018.09.01
  4. Haider, U., Richards, P., & Gianoukakis, A. G. (2017). Thymic hyperplasia associated with Graves'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and proposed management algorithm. Thyroid, 27(8), 994-1000. https://doi.org/10.1089/thy.2017.0086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Mediastinal Tumor
    分類
    疾病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