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精神科居家治療?
由精神醫護人員或社會工作人員前往其生活或居住場所,提供精神病人居家生活安排、人際互動、醫療資源及社區資源運用等各項專業服務,以預防或降低疾病復發,增進康復及獨立能力之社區照護模式。簡而言之,即醫護人員到病人居住處提供精神健康照顧的服務。
二、為什麼要接受居家治療?
- 保持病人與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繫,促進病人在社區中的生活適應。
- 病人能定期接受專業醫療照護,降低反覆住院機率。
- 病人及家庭在社區中均可受到完整的醫療服務及心理衛生教育。
三、精神科居家治療提供那些服務?
- 預防性服務:
- 定期評估與檢查精神症狀。
- 精神疾病與藥物相關衛生教育。
- 日常生活評估與指導。
- 居家適應困難因素與護理指導。
- 病人/家屬因應壓力的評估與處置。
- 給予病人/家屬心理支持。
- 病人與家屬成員溝通和相處之指導。
- 醫療遵從性(如按醫囑規則性服藥、按時注射長效針劑等)之評估與指導。
- 一般身體檢查。
- 醫療性服務:
- 長效針劑注射。
- 藥物副作用急性處置。
- 精神病急性發作之立即處置。
- 協助解決醫療相關問題。
- 提供醫療諮詢。
- 病人轉介,如:住院治療、衛生所追蹤、心理輔導、復健中心收容機構等轉介。
- 復健性服務
- 病人自我照顧訓練。
- 協助病人回歸社會之適應。
- 社會資源之介紹。
四、什麼情況下要停止接受居家治療?
- 規則接受精神科門診治療且病情穩定。
- 居家生活安排規律或工作表現良好。
- 疾病惡化至急性病房住院治療。
- 病人/家屬無法合作或拒絕接受居家治療。
- 遷出居家治療服務範圍或失去聯絡。
五、收案流程:
- 門診或住院時由醫師填寫居家治療轉介單交至精神醫學部居家治療小組。
- 居家治療護理師主動聯繫說明並評估是否收案。
- 請病人/家屬填寫「全民健康保險慢性精神病患社區復健轉介醫囑單及申請書」,填妥後由院方向「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精神疾病社區復健組提出審核程序。
- 審核通過後安排家庭訪視。
六、費用:
- 治療費用:持有慢性精神病重大傷病卡者,費用由中央健保署給付,未持有慢性精神病重大傷病卡者,依中央健保署公告價格收費。
- 交通費用:依實際里程之來回計程車資付費,病人自備交通車則免收。
參考資料
- 陳文瑩、邱智強、董秀珠、陳俊澤、陳坤波、楊添圍、郭千(2017).使用精神科居家醫療整合照護病人之臨床特徵.北市醫學雜誌,14(2),147-160。http://doi.org/10.6200/TCMJ.2017.14.2.03
- 黃耀輝、林幼喻、李明峰、林靜蘭 (2018).精神病患復元歷程之相關性研究.護理雜誌,65(2),64-74。http://doi.org/10.6224/JN.201804_65(2).09
- 游曉微、鞏愛華、植村尚史、陳雅美(2019).日本介護制度沿革對台灣長期照顧體系發展之啟示.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8(5),457-469。http://doi.org/10.6288/TJPH.201910_38(5).108020
- Rubinsztein, J. S., Hatfield, C., High, L., Krishnan, R., Arnaoutoglou, N. A., Goulia, P., ... & Underwood, B. R. (2020). Efficacy of a dementia intensive support (DIS) service at preventing admissions to medical and psychiatric war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ulleti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1-5. http://doi.org/10.1192/bjb.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