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學習重點】

  1. 協助病人早期下床能預防臥床合併症之發生。
  2. 採漸進式步驟協助病人下床。
  3. 病人下床前後需評估是否有不適情形。
 

一、為什麼需要協助病人上下床?

  1. 幫助臥床病人下床,增加活動量。
  2. 增強肌肉力量,預防關節攣縮。
  3. 預防臥床病人肺部及皮膚合併症。

二、適用情形:
病情穩定但無法自行下床活動之病人。
 
三、準備用物:
位移腰帶、助行器或單手四腳拐。
 

四、步驟:

  1. 拿取病人需要的助行器或單手四腳拐放在病人要下床的那一側。
  2. 協助病人穿上位移腰帶,降低床舖高度,搖高床頭使病人半坐臥在床上。
  3. 採漸進式下床方式,協助病人兩腳挪至床緣外坐於床緣,觀察病人10分鐘後是否有頭暈或其他不舒服情形。
  4. 協助者可站在病人較無力的那側協助攙扶站起,站穩後觀察是否有頭暈或其他不舒服情形。
  5. 助行器或拐杖的選擇及使用方式請參考臺北榮總健康e點通「柺杖與助行器使用法」。
 
五、照護原則:
  1. 下床前、後均需觀察病人心跳、呼吸、表情、臉色及膚色之變化,以了解病人有無不適情形。
  2. 請於灌食或餐後30-60分鐘後再協助病人下床活動。
  3. 下床前須先協助病人做肢體關節活動,以放鬆其肌肉與關節。
  4. 使用導尿管引流之病人下床時,尿袋位置須低於腰部,以避免尿液倒流。
  5. 病人下床若有頭暈或其他不適情形,需儘速讓病人平躺休息。
 
參考資料
  1. 楊雅淑(2018).活動與運動的需要.王桂芸主編,基本護理學(上)(八版,8-49 – 8-52頁).永大。
  2. 吳晏慈、林盈蕙(2018).由床轉位至輪椅的轉位技巧.陳妙言、張文、倪麗芬、徐麗琴、王玉女、楊曼華、洪瑜嬬、吳晏慈、林盈蕙、黃劭瑋、吳姿蓉、張靜芬、何郁文、曾月霞、楊慧貞編著,復健護理學(一版,190-202頁).華杏。
  3. 李淑琍(2018).協助病人坐入椅子(或輪椅)及返回病床法.蘇麗智、簡淑真、劉波兒、蘇惠珍、林靜娟、呂麗卿、陳明莉、羅筱芬、李淑琍、林淑燕、 賴秋絨、邱淑玲、陳淑齡、謝珮琳、林玉惠、黃月芳、葉秀珍、潘美蓉、李家琦、顧家恬編著,實用基本護理學(上)(八版,429–431頁).華杏。
  4. 李淑琍(2021).促進及維持適宜的活動.蘇麗智、簡淑真、劉波兒、蘇惠珍、林靜娟、呂麗卿、陳明莉、羅筱芬、林淑燕、賴秋絨、邱淑玲、陳淑齡、謝珮琳、林玉惠、黃月芳、葉秀珍、潘美蓉、李家琦、李美雲、劉家敏編著,基本護理學(上冊)(四版,348–362、382-384頁).華杏。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Assist Patient to Ambulation
    分類
    自我照護/居家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