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預防下背痛應保持良好的站姿及坐姿。
- 蹲身拿取地上的物品時,下背部應保持平直,以減輕壓力。
- 適當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
一、什麼是下背痛?
下背是指兩側的臀部或臀部向上延伸到背部肋骨下緣的區域(圖一),下背部由脊椎與骨盆連接,下背痛常發生在第四、五腰椎及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的椎間盤。
圖一 下背區域
二、為什麼會發生下背痛?
椎間盤有避震的效果,脊椎周圍有韌帶及肌肉連接,以加強脊椎的功能,若脊椎、椎間盤、韌帶、肌肉有受傷或發炎,就會造成下背痛。此外,下背痛也可能因為感染、腫瘤、神經壓迫等所導致。
三、下背痛的症狀:
常見為下背肌肉緊繃、麻木、疼痛感,有時合併有坐骨神經痛,由臀部到大腿後方,再延續到小腿,甚至會影響到腳跟與腳趾,引起腿部肌肉緊繃、麻木、下肢肌肉無力,甚至有跛行(步態不穩)、運動範圍受限、知覺障礙或不能走路的現象。
四、照護原則:
- 避免坐過深或過軟的椅子,選用堅固、直立式椅背及扶手的椅子,使雙腳自然下垂於腳踏板或地面,保持良好的站姿及坐姿,避免雙膝交叉,且避免久坐及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 下床時,應先將雙膝彎曲,身體翻成側躺,用手將上半身撐起坐於床緣後再下床。
- 拿取地上的物品時,應保持下背部平直,盡量蹲下身體,將身體靠近物品,並利用大腿的肌肉出力,以減輕下背部的壓力。
- 穿著高度適宜的鞋子,以減輕對腰部造成的負擔。
- 維持適當的體重,保持愉快放鬆的心情。
- 加強核心肌群的力量,增加身體支撐力減少脊椎負擔,適當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例如:游泳、大步快走、國民健康操、打太極拳或做瑜珈,避免碰撞或突然跳躍,若疼痛未緩解甚至加劇,請立即停止運動。
五、復健運動:
- 選擇軟硬適中的床面或瑜珈墊上執行,避免於進食後一小時內執行,頸椎受傷者不適用。
- 以下運動建議早晚做一次,每個動作重複10次。
- 骨盆傾斜運動(圖二):仰臥,膝蓋彎曲,小腿與地板成45度角,此時腰部會自然的稍微懸空,收縮腹肌以及臀部向後旋轉,使腰部向下壓以拉平背部,讓腰部下的空隙消失,這個姿勢就是骨盆的傾斜的位置。
圖二 骨盆傾斜運動
- 抬臀運動(圖三):仰臥於床,將兩側膝關節及髖關節彎曲約45度,夾緊臀肌,將骨盆抬高。重複10次,每次維持約5-6秒鐘。
圖三 抬臀運動
- 臀部伸展運動(圖四):平躺屈膝,雙手環抱一腿的膝蓋窩處,以雙手緩慢的將膝蓋拉往胸口,全身要盡量放鬆,自然呼吸。每次拉的動作至少持續10秒鐘,再換邊做,重複10次。
圖四 臀部伸展運動
- 直抬腿運動(圖五):仰臥於床,雙腳膝蓋打直,雙腳輪流抬高約30度,且腳底板往上翹,維持5-6秒鐘。左右腳各10次。
圖五 直抬腿運動
- 下腹肌力訓練運動(圖六):平躺床面,將雙膝彎曲抬離床面,維持10秒後,再慢慢放下,動作重複10次。
圖六 下腹肌力訓練運動
- 腹肌訓練運動(圖七):平躺床面,將雙腳彎曲,雙掌平放身體兩側,腹部收縮,將肩胛骨抬離床面,維持10秒後,再慢慢放下,動作重複10次。
圖七 腹肌訓練運動
參考資料
- 王桂芸、馮容芬、邱周萍(2019).肌肉骨骼系統疾病與護理.於王桂芸、劉雪娥、馮容芬總校閱.新編內外科護理學(六版下冊,1527-1570頁).永大。
- 林貴滿(2021).肌肉骨骼系統病人的護理.於李皎正總校閱.內外科護理技術(九版,413-415頁).華杏。
- 翁淑娟(2021).骨骼肌肉系統功能障礙之護理.於李皎正總校閱.內外科護理技術(九版,340-352頁).新文京。
- 馮容芬(2018).肌肉骨骼系統之護理.於劉雪娥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七版,555-558頁).華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