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絨毛膜癌是種生殖細胞腫瘤,通常是由葡萄胎惡性病變衍生而來。
- 常見症狀有陰道不正常出血、腹痛、無月經及轉移器官的症狀等。
- 主要以化學治療為主,手術治療為輔助(行全子宮切除手術)。
- 採化學治療或手術治療者,都需要依醫師指示定期追蹤β-HCG值的變化。
一、什麼是絨毛膜癌?
是一種生殖細胞腫瘤,較少是原發性,通常是由葡萄胎(指不正常懷孕,胚胎沒有發育,胎盤絨毛過度生長,絨毛水腫形成水泡像葡萄般充滿整個子宮腔)惡性病變衍生而來。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 陰道不正常出血。
- 腹痛。
- 無月經。
- 常見轉移至肺部,陰道及腦部等,導致轉移症狀如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
- 貧血。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絨毛膜癌,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
婦產科門診就醫。
三、診斷:
- 血中β-HCG(懷孕指數)在40000以上且持續升高,為絨毛膜癌重要指標。
- 行子宮搔刮術或內膜切片送病理檢查確定診斷。
- 骨盆腔超音波可偵測是否有子宮附屬器官侵犯。
- 胸部X光檢查可偵測是否有肺部方面的轉移。
- 胸部與腹部電腦斷層或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等,可進一步確認是否有遠處轉移。
- 腹部器官轉移:常見症狀為黃疸、上腹痛、上背痛。
- 腦部轉移:出現中央神經症狀,如頭痛、噁心、視覺障礙、偏癱等。
四、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主要以化學治療為主,如使用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MTX),手術為輔(行全子宮切除),尤其是侵蝕性葡萄胎(指水泡樣組織侵入子宮肌層或轉移到鄰近及遠處器官者),化學治療幾乎已取代手術治療。如婦女有保留生育能力的需求,則可與醫師討論考慮以化學治療為主。
五、照護原則:
- 化學治療期間應避免感染。
- 飲食採取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幫助消化。
- 活動上不受限制,但應避免勞累及保持足夠的休息與睡眠。
- 治療期間應採取避孕措施,治療後想要懷孕的婦女,建議完成β-HCG值追蹤無問題後再計畫生育,並積極與醫師討論,即早進行產前諮詢。
- 採手術治療者,手術後每週追蹤β-HCG值至連續三次β-HCG值於正常範圍之內,之後則每個月追蹤一次,建議至維持正常值一年為止,有復發時β-HCG值會上升。
參考資料
- 田聖芳、張芳維(2019).外陰部、陰道、絨毛膜及其他未詳細說明之女性生殖器官癌症.於馮容莊、葉月珍、呂美芬、湯玉英、祈安美、林麗珠、李惠玲、潘婉琳、陳淑貞、田聖芳、張芳維、趙興隆、任士熙、張碧芬編著,實用婦科護理 (六版,331-332頁).華杏 。
- 馮容莊、潘怡如(2018).婦科常見疾病.於高美玲總校閱,實用產科護理 (八版,800-801頁).華杏 。
- Berkowitz, R. S., Goff, B., Falk, S. J.(2021). Initial management of low-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UpToDate. Retrieved July 20, 2021, from /contents/initial-management-of-low-risk-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print?source=see_link
- Berkowitz, R. S., Goff, B., Falk, S. J.(2017). Gestation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epidemiology,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staging,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epidemiology-clinical-features-diagnosis-staging-and-risk-stra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