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周邊神經病變是化療常見副作用之一,在停止化療後症狀會慢慢緩解。
- 會使手腳感覺變遲鈍而易受傷。
- 周邊神經病變會使腿部肌肉無力而易跌倒。
- 周邊神經病變病人可穿戴手套、鞋襪,避免受傷。
一、什麼是化學藥物治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化學藥物治療是癌症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周邊神經病變則為化學治療常見的副作用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化學治療藥物的毒性物質進入到周邊神經細胞中,破壞神經細胞而影響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這樣的情形不見得會永久存在,當化學藥物停止注射之後,受損的神經會慢慢修復,症狀也會逐漸改善。
二、常見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 手指或腳趾末梢可能會出現刺痛感、麻木感、灼熱感。
- 手腳對溫度或疼痛的感覺變遲鈍或喪失,而容易燙傷、凍傷或受傷。
- 手腳像穿戴了一層手套、棉襪,難以感覺碰觸到的東西的質地。
- 手指不靈活,精細動作(如扣鈕釦、縫衣服、綁鞋帶)做起來有困難。
- 腿部肌肉無力,爬樓梯或從椅子上站起來變得困難,容易跌倒,症狀嚴重的話也可能造成行走困難。
- 小腿及前臂容易抽筋。
- 排便困難。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化學治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若您有上述症狀,請到門診就醫向您的主治醫師洽詢。
三、周邊神經病變的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方式:依照症狀的嚴重程度,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痙攣劑、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嗎啡類止痛藥......等,目前尚未有足夠的臨床實證證實藥物治療能有效預防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
- 非藥物治療方式:適量的運動、中醫針灸、物理治療、職能治療、按摩等;可依照醫師囑咐適度使用冰敷治療,於施打化療藥物期間配戴-25℃~-30℃的冷凍手套,藉以降低化療藥物的副作用。
四、周邊神經病變的注意事項:
- 若為糖尿病病人,應控制血糖,以避免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更加嚴重。
- 適時使用輔具(拐杖、四腳拐杖、輪椅等)來降低跌倒的風險,下床行走需穿止滑襪子或是鞋子。(延伸閱讀:預防跌倒、預防跌倒出院護理指導)
- 家中可增設防止跌倒的設施,例如:加裝扶手、浴室地板鋪上防滑墊等。
- 平時多塗抹乳液及穿戴手套、鞋襪保護手腳,降低雙手、雙腳凍傷及割傷的機會。
- 使用隔熱墊或戴手套拿裝有剛煮好食物的容器,要避免用手直接拿而導致燙傷;另外,將熱水器的溫度設定調低(水溫應小於43℃),以免洗澡的時候燙傷。
- 散步及執行伸展運動可維持肌肉的柔軟及彈性。若體力許可,每週可進行150分鐘的身體活動,如:走路、騎腳踏車、種花或打球,以緩解及改善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參考資料
- 陳淑真、簡淑慧、林永昌、黃湘萍(2022) • 減緩化學治療引起周邊神經病變之運動介入設計與成效-系統性文獻回顧 • 護理雜誌 • 69(4),99-110。https://doi.org/10.6224/JN.202208_69(4).12
- Chung, G., & Kim, S. K. (2022). Therapeutics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pproaches with natural compounds from traditional eastern medicine. Pharmaceutics, 14(7), 1407. https://doi.org/10.3390/pharmaceutics14071407
- Zhou, X., Wang, D. Y., Ding, C. Y., Liu, H., & Sun, Z. Q. (2022).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10(15), 4843-4855. https://doi.org/10.12998/wjcc.v10.i15.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