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俯臥通氣治療是藉由將病人擺位成前胸朝向床的趴睡姿勢,來改善肺部氧氣交換的功能。
  2. 進食後應至少間隔兩小時後,再進行俯臥通氣治療。
  3. 可以在皮膚易受壓處黏貼保護性敷料,例如:臉頰、下巴、肩峰、髂骨脊、膝蓋、足踝等,以預防產生壓力性皮膚損傷。
  4. 俯臥時應經常將頭部及手臂左右輪流翻轉更換臥姿,身體軀幹重心可以左右稍微傾斜,以避免皮膚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
  5. 擺位前應妥善固定身上的管路,以免滑脫。
 
一、什麼是俯臥通氣治療?
  1. 俯臥通氣治療是透過將病人擺位成前胸朝向床的趴睡姿勢,改善肺部氧氣交換的功能,進而改善病人血中氧氣不足的問題。
  2. 有研究指出可以增加血中氧氣濃度,減少住院時間、死亡率及呼吸器依賴天數。
 
二、治療前準備:
  1. 進食後應至少間隔兩小時後,再進行俯臥通氣治療,以避免嘔吐。
  2. 若有腹脹、噁心、嘔吐等情形,應採仰躺半坐臥休息,待症狀緩解後再開始執行俯臥通氣治療。
  3. 先在皮膚易受壓處黏貼保護性敷料,例如:臉頰、下巴、肩峰、髂骨脊、膝蓋、足踝等,以預防產生壓力性皮膚損傷。
  4. 執行俯臥前先如廁,排空膀胱。
  5. 俯臥前先固定好身上的管路,以免滑脫。
  6. 將柔軟的枕頭或被褥墊於胸前及腹部,維持頭高腳低的俯臥姿勢,以增進舒適。
  7. 俯臥時應經常將頭部及手臂左右輪流翻轉以更換臥姿,身體軀幹重心可以左右稍微傾斜,以避免皮膚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
 
三、治療後照護原則:
  1. 可配合其它日常活動,間歇地執行俯臥通氣治療,每日治療時間累積應達16 小時以上,會有比較持續的治療效果。
  2. 每次的俯臥通氣治療完成後,應加強深呼吸咳嗽,以利痰液排出。
  3. 若俯臥時出現不適情形如: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俯臥並通知醫護人員處理。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2021,5月24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重症照護暫行共識。http://www.tsccm.org.tw/upload/covid19/N2021524152559_001.pdf
  2.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1,7月13日)‧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https://www.cdc.gov.tw/File/Get/GE-cLga52awm9aKR5ni3Ag
  3. 呂淑如、王筱珮(2018)‧俯臥通氣治療及其護理‧護理雜誌,65(3),96-102。https://doi.org/10.6224/JN.201806_65(3).13
  4. Oliveira, V. M., Piekala, D. M., Deponti, G. N., Batista, D. C. R., Minossi, S. D., Chisté, M., ... Vieira, S. R. R. (2017). Safe prone checklist: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ool for performing the prone maneuver. Revista Brasileira de Terapia Intensiva, 29(2), 131-141. https://doi.org/10.5935/0103-507X.20170023
  5. Valera, S. (2017). Mobilizing the ECMO patients: Prone positioning during 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ECMO). In C. Mossadegh & A. Combes (Eds.), Nursing care and ECMO (pp. 75-82).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20101-6_7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of COVID-19 Patients
    分類
    檢查/治療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