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氣管切開術? 
  1. 當病人的疾病進展到了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或者多次嘗試脫離呼吸器失敗,醫師會建議讓病人進行氣管切開術。
  2. 氣管切開術是在氣管做一切口,並放置氣切套管的外科手術,建立一個連接呼吸器或作為抽痰的管道。氣管造口手術分為傳統氣管切開術及經皮氣管切開術,由醫師安排病人的手術方式,傳統的氣管切開術會在手術室進行,經皮氣管切開術可在加護病房的床邊施行。
 
二、長期放置氣管內管可能造成的合併症有哪些?
氣管內管會通過喉嚨進入氣管,氣管內管梗在喉嚨,導致病人且無法發出聲音,其合併症會因為插入的方式及放置的時間而不同:
  1. 由鼻腔插管,可能引起鼻腔疼痛、鼻竇炎。
  2. 由口腔插管,需黏貼固定於嘴唇上方,容易導致嘴唇潰瘍;也因為梗在喉嚨,長期磨擦下,喉嚨容易發炎、腫脹,聲帶同樣也有損傷的可能性。
  3. 氣管內管的固定氣囊可能會壓迫氣管,而造成氣管軟化症及吞嚥困難。
  4. 口腔分泌物不易清除,口腔衛生不易維持,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的風險增加,使得住院天數延長。
  5. 病人長時間需要約束或使用鎮靜安眠藥,導致一些長期臥床的併發症,如:關節僵硬、肌肉無力、皮膚損傷......等。
 
三、為何需要考慮做氣管切開術?
  1.  促進病人面部及口腔的舒適度,提升長期使用呼吸器依賴者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氣管造口病人之照護)。
  2.  使用呼吸器病人經過調適與訓練後,可以從嘴巴吃東西,甚至可以裝設氣切發聲閥說話。(延伸閱讀:氣切發聲閥病人之居家照護)
  3.  可降低鎮靜安眠藥的使用劑量,讓病人清醒時間增加,也可以多活動,或由醫師安排復健治療,增加肌肉力量、促進肺部擴張,進而減少許多併發症。
 
參考資料
  1. Filice, G., Patel, P., Kata, P., Kanukuntla, A., Patel, V., Gallagher, N., & Cheriyath, P. (2021). An overview of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early versus late tracheostomy from a national standpoint. Cureus, 13(7), e16325. https://doi.org/10.7759/cureus.16325
  2. Ismail, M. I., Idris, Z., Abdullah, J. M., Rahman, N. A. A., & Nordin, M. (2021). Comparing the outcomes of early and late tracheostomy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 The Malaysi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8(4), 63-70. http://doi.org/10.21315/mjms2021.28.4.7
  3. Sutt, A. L., Tronstad, O., Barnett, A. G., Kitchenman, S., & Fraser, J. F. (2020). Earlier tracheostomy is associated with an earlier return to walking, talking, and eating. Australian Critical Care, 33(3), 213-218. https://doi.org/10.1016/j.aucc.2020.02.006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When to do tracheostomy
    分類
    健康促進/保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