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腹膜透析是一種自我照顧的居家透析治療,而自我照顧的項目包括:導管出口處之檢視及照護、導管的照顧、換液步驟、環境須有清潔及無菌觀念的準備、正確洗手及操作過程、平時自行測量血壓及體重、均衡的營養、維持適當的水份及電解質、紀錄與計算透析液之需要量、正確服用藥物及預防合併症的發生等,病人自我照顧行為技巧的好與壞,攸關著腹膜透析治療效果的成功與否。
二、居家應準備的用物:
- 身體評估配備:體重計、血壓計、體溫計、血糖機(糖尿病者需要)。
- 換液相關用品:洗手液、擦手紙、酒精噴槍、口罩、磅秤、電毯等。
- 導管出口處照護用品:小瓶裝生理食鹽水、無菌棉枝、無菌紗布、膠帶等。
三、居家換液環境的準備:
居家或工作環境衛生不佳,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理想的居家換液環境應時常清潔整理,並包括以下項目:
- 有單獨且通風良好的房間,如自己的臥室。
- 良好的光線及照明設備。
- 專屬的換液工作桌(檯),如書桌、化妝台。
- 有吊掛透析液的掛鈎(至少承受3公斤)或點滴架。
- 順暢的洗手動線,房間內若有衛浴設備尤佳。
- 有蓋式的專用垃圾桶。
- 家中如有飼養寵物,應禁止寵物進入,以減少細菌散佈。
四、透析液的保管與存放:
- 透析液應存放在乾燥、通風,避免潮濕及陽光直接照射的室內環境。
- 依不同的透析液濃度分別疊放,以5-7箱為佳。
- 開箱時切記避免使用切割器或刀子,以避免不慎割破透析液袋。
五、居家透析的自我監測:
每天持續且確實紀錄透析治療情形,包括正確紀錄血壓、體重、正確執行換液技術,觀察引流液進出速度及清澈度,紀錄注入量及脫水量,每日紀錄與計算透析液之需要量,導管出口處自我照護,正確固定導管與辨識發炎症狀,均是及早預防問題發生之有效方法。並應定期回診追蹤檢查,提供腹膜透析醫療小組瞭解您在居家治療整體概況的資訊。
六、居家透析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 注意個人衛生,尤其在做任何和腹膜透析治療相關的步驟時,都要先確實洗淨雙手並擦乾及戴口罩。
- 確實遵守醫護人員教您的標準換液技術,並完整執行全部的換液次數,以達成安全適當的透析治療。
- 每天做好導管照護與出口處的護理,並檢查隧道及導管出口處是否有發炎感染的情形。(延伸閱讀:腹膜透析病人導管出口處自我照護)。
- 適當的運動,例如:步行、慢跑、爬山、上下樓梯、氣功、太極拳、羽球、乒乓球、高爾夫球等,可改善心肺耐力的運動。
- 遵守高蛋白、高纖、低磷、低糖、低脂的飲食原則,腹膜透析初期,因無法適應腹脹感,需教導採少量多餐方式以補充足夠熱量,減少攝取醣類及甜食以避免飽足感及減輕腎臟負擔,改以蒸、煮、烤或滷之烹調方式取代煎或炸,藉由運動可消耗多餘的卡路里。
- 應每日保持運動、適當的水份攝取、執行腹部按摩,並每日攝取纖維質達25~30公克(約三份蔬菜及兩份水果)來預防便秘造成的腹膜炎。
- 有下列情況發生時,請立即與腹膜透析室聯絡:
- 導管接頭鬆脫、污染時。
- 引流液混濁、腹痛、發燒時。
- 輸液管有破裂、漏液時。
- 其他與腹膜透析治療有關之緊急事件,而您自己無法解決時。
- 控制水份,減少使用高葡萄糖濃度透析藥水(4.25%),以保存完整的腹膜功能。
參考資料
- 郭依婷、李佳駿、宋俊明(2019).透析治療:觀念演變及進展.內科學誌,30(2),86-95。https://doi.org/10.6314/JIMT.201904_30(2).05
- 趙美貞、郭麗雀、王姵穎、郭秋慧、陳靖博、吳建興(2017).利用醫療團隊資管理技巧提升腹膜透析植管手術完整性.腎臟與透析,29(2),85-88。https://doi.org/10.6340/KD.2017.29(2).08
- 鄭靜宜、洪彩微、劉蕙婷、闕淑能、李慶玟、黃政文(2019).探討腹膜透析病人接受「換液步驟認知衛教單」後認知及行為之差異.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8(1),1-15。https://doi.org/10.3966/1726740420190618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