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白血球減少?
白血球減少一般定義為白血球數目小於正常值4000/ul且絕對中性粒細胞計數(ANC)小於1500/ul;由於白血球具有抵抗感染的功能,一旦下降,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二、白血球減少常見症狀:
白血球減少除疲憊外,並無其它自覺症狀,除非有感染發生,若有以下症狀出現,代表可能產生感染,需立即就醫治療。
- 發燒:自我測量耳溫大於攝氏38℃即為發燒,發燒是受到感染的一個重要症狀,有時會伴隨著發冷或寒顫的症狀;此時身體可能會感覺較疲倦、心跳加速、呼吸喘等。
- 呼吸型態改變:呼吸音改變、咳嗽、呼吸困難或急促、有痰、喉嚨不適。
- 泌尿型態改變:頻尿、排尿困難或解尿時尿道口灼熱、疼痛感等。
- 皮膚及黏膜改變:皮膚出現紅、腫、熱、痛、化膿;口腔黏膜潰瘍、出現白斑、牙齦發紅腫脹、肛門黏膜破損等。
- 腸胃道不適:可能會出現腹瀉症狀。
三、白血球減少期間的自我照護:
因疾病本身及治療的關係,導致白血球減少,抵抗力降低。在「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下,希望您與家屬能配合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 限制訪客:除非必要,請減少訪客;感冒、具傳染病者嚴禁探訪。
- 戴口罩:包含病人、家屬、訪客。當口罩潮濕時,應立即更換。
- 環境:保持居家通風、乾爽、清潔、避免潮濕發黴,室內禁止擺放花束或盆栽,以防蚊蟲滋生。
- 飲食方面:每日至少飲水3000cc(除非有禁忌),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清淡、溫和且煮熟食的食物,水果務必清洗乾淨及剝(削)皮。
- 個人衛生的配合:
- 飯前、便後用肥皂洗手,至少搓揉15-20秒(洗手步驟:內、外、交、扣、轉、指尖)。
- 每日洗澡並更換衣物,保持會陰部及肛門清潔、乾燥;若有便秘情形,應避免自行灌腸,可向醫師說明症狀,並由醫師評估是否協助開立軟便藥物。
- 請勿憋尿。女性大小便後,應由前往後擦拭以防感染。
- 手指甲、腳趾甲應剪短修平並保持清潔。
- 保持皮膚及粘膜之完整:
- 每天觀察口腔黏膜的狀況,檢視有無破損或發紅,於每次進食後及睡前請刷牙,並以漱口水、溫鹽水或煮過的開水漱口;若有紅腫、潰瘍應每1-2小時漱口一次。
- 如廁後使用溫水或濕巾清潔肛門周圍,輕拍拭乾,避免肛門皮膚破損。
- 使用尖銳物品宜小心,避免刺傷、割傷,防碰撞。男性請使用電動刮鬍刀刮鬍子,避免刀刃鋒利劃破皮膚產生傷口。
- 皮膚若有傷口,應每日觀察傷口有無紅腫熱痛等感染徵象。
- 每天需定時測量體溫。
- 避免尖峰時間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及出入公共場所,外出請戴口罩。
- 建議自備飲用水,避免使用公共場所的飲水台。

參考資料
- Hatice, G., Celik, T., & Korkmaz, F. (2017). Nurses’ knowledge and care practices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neutropenic patients. Contemporary Nurse, 53(2), 143-155. http://doi.org/10.1080/10376178.2016.1254566
- Robert, M. K., Joseph, W. St. Geme., Nathan, J. B., Samir, S. S., Robert, C. T., & Karen, M. W. (2020). Textbook of Pediatrics, (21), 1141-1147.
- White, L. & Ybarra, M .(2017).Neutropenic fever. 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31 (6), 981-993. http://doi.org/10.1016/j.hoc.2017.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