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肛門瘻管最主要的症狀為肛門腫、痛及分泌物產生。
- 手術返家後持續行溫水坐浴持續2~4週,促進分泌物排出。
- 正常飲食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及水分,避免辛辣、刺激飲食。
- 術後少量出血為正常現象,若有發燒、傷口紅腫應返診。
一、 什麼是肛門瘻管?
隱窩腺體感染形成肛門膿瘍,當膿瘍以手術引流或自然破裂消腫後,形成一條連接肛門腺體與肛門外的發炎性管道。肛門瘻管主要原因由肛門膿瘍演變而來,少部分則因外傷、產後撕裂傷、肛門或會陰部手術、肛裂、直腸或肛門癌、骨盆腔膿瘍、科隆氏疾病 (Crohn’s disease)、潰瘍性大腸炎、結核菌感染、放射線治療、血液疾病如血癌及淋巴癌等。
二、 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肛門瘻管最主要的症狀為肛門腫、痛及分泌物產生,初期以肛門膿瘍的症狀表現,包含發燒、疲倦不適,肛門周圍可見紅、 腫、熱、痛之發炎性反應,若您有上述症狀,不一定是肛門瘻管,請至
大腸直腸外科門診就醫。
三、 常見治療方式有哪些?
可藉由手術方法去除,將瘻管切開引流或切除,清除發炎壞死組織,手術傷口無縫合,主要讓傷口由內往外逐漸癒合。
四、手術後注意事項:
- 手術當天傷口會以紗布捲加壓止血,勿自行移除紗布捲以防出血。
- 手術當天可進食固體食物,避免進食刺激性、辛辣類及易產氣食物。
- 手術當天尚未解尿時建議適度攝取水份,避免膀胱脹。
- 術後傷口疼痛能依醫囑使用止痛劑以緩解您傷口的疼痛。
- 術後第一天醫師評估傷口後,依醫囑執行溫水坐浴每天至少四次,排便後需將傷口沖洗乾淨再行溫水坐浴,每次約5-10分鐘,水溫為一般洗澡溫度的水,可促進分泌物排出及傷口癒合。
- 術後會服用軟便藥,避免用力解便導致傷口疼痛與裂開。
- 若瘻管位置屬於較高位或影響較多肌肉,術後傷口有不可吸收線(SETON),此線不可自行移除,需依照醫生指示由醫師分次移除。
五、照護原則:
- 返家後建議執行溫水坐浴持續2~4週,勿讓傷口表皮先癒合以妨礙分泌物的排出。
- 日常活動無嚴格限制,若需劇烈消耗體力活動,至少在術後兩周才可進行。
- 採正常飲食,多攝取高纖維食物或水分,以利排便順暢。
- 排便後若有輕微出血為正常現象,若有大量出血、解血塊請盡速回診。
- 出院後如有高燒不退、傷口有紅腫熱痛感染症狀,應立即返診。
參考資料
- Emile,S. H. (2020). Recurrent anal fistulas: When, why, and how to manag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8(9):1586-1591.https://dx.doi.org/10.12998/wjcc.v8.i9.1586
- George, B. D., & Gosling, J. (2019). Anal and perianal disorders. Medicine, 47(7), 416-423. https://doi.org/10.1016/j.mpmed.2015.03.007
- Gardner, I. H., Siddharthan, R. V., &Tsikitis, V. L. (2020). Benign anorectal disease: hemorrhoids, fissures, and fistulas. Annals of Gastroenterology, 33(1), 9.https://dx.doi.org/10.20524%2Faog.2019.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