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一種最常發生在女性子宮,良性、生長慢、分化良好的實心腫瘤,好發於生育年齡的婦女,通常是與荷爾蒙不平衡有關,導致子宮平滑肌與結締組織異常增生所致。
 
二、常見的症狀有有哪些?
  1. 異常陰道出血:是最常見的症狀,通常有月經延長或經血過多情形,當經血過多並伴有血塊者,容易造成貧血、疲倦及軟弱。
  2. 壓迫症狀:依其肌瘤所生長的位置壓迫器官不同,所表現的症狀亦不同:
    1. 壓迫膀胱:造成頻尿、尿液滯留、小便失禁。
    2. 壓迫直腸:造成便秘。
    3. 壓迫輸尿管:造成輸尿管水腫與腎水腫。
    4. 壓迫骨盆腔:影響骨盆腔的淋巴液和血液引流,造成靜脈曲張。
  3. 疼痛:體積太大的子宮肌瘤會牽扯附近的韌帶或組織,易引起疼痛。
  4. 不孕:視肌瘤生長部位的不同而影響受精卵之著床。
  5. 懷孕合併症:懷孕時肌瘤增大可能造成流產或早產。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子宮肌瘤,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婦產科門診就醫。

三、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1. 門診追蹤:對於沒有症狀、體積小的肌瘤與停經後的婦女合併子宮肌瘤,可不需用藥物或手術治療,只要定期婦產科門診追蹤即可。
  2. 有下列情況必須馬上治療:肌瘤體積大小超過懷孕12週大小、肌瘤可能影響受孕、嚴重壓迫症狀無法改善時、生長迅速的肌瘤,有可能轉為惡性、月經過量導致嚴重貧血,或有嚴重經痛者則可能必須馬上就醫。
  3. 治療方式:
    1. 藥物治療:
      • 荷爾蒙治療:常使用Leuplin(柳培林)、Danazol(達那唑)的藥物降低雌激素的濃度,以減少子宮肌瘤的大小,但停藥後容易復發。
      • 緩解症狀藥物:會使用止痛劑減緩月經疼痛情形,同時有經血過多的婦女會產生貧血,可使用鐵劑補充治療。
    2. 手術治療:
      • 藥物治療無法緩解或懷疑是惡性腫瘤的婦女需採手術治療,可用腹腔鏡或子宮鏡行肌瘤切除術,或是放射科所使用核磁共振引導之下的超聲波聚焦在子宮肌瘤處,產生高溫讓子宮肌瘤壞死,達到消融子宮肌瘤目的,適用於年輕、想保有生育能力的婦女,但是肌瘤切除後仍有可能復發。
      • 子宮切除術:適用於肌瘤過大、年齡超過40歲以上不考慮生育的婦女。
      • 子宮動脈栓塞術:侵犯性小,恢復快速,適用於想保留子宮的婦女;係運用放射線血管技術堵塞供應肌瘤的血管,使肌瘤缺血而逐漸萎縮。
 
四、照護原則:
  1. 婦女必須瞭解自己的肌瘤體積大小,針對自己的情況與醫師詳細的討論,定期追蹤子宮肌瘤的變化。
  2. 採用手術治療的居家照護事項:
    1.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2. 手術後的六個月,不宜激烈運動及提重物,以免影響組織修復。
    3. 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傷口癒合後可正常沐浴、勤換棉墊、視需要泡盆。
    4. 採均衡飲食,避免刺激性及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攝取。
    5. 若出現發燒、腹痛、傷口紅腫熱痛、陰道大出血或分泌物惡臭情形,應馬上返婦產科門診治療。
    6. 性生活:回院複診時由醫師檢查後決定恢復時間。
    7. 減少壓力,規律運動可減少復發。
 
參考資料
  1. 李惠玲、潘婉琳(2019).良性腫瘤疾病.於馮容莊、葉月珍、呂美芬、湯玉英、祈安美、林麗珠、李惠玲、潘婉琳、陳淑貞、田聖芳、張芳維、趙興隆、任士熙、張碧芬編著,實用婦科護理 (六版,200-209頁).華杏 。
  2. 吳華席、黃本湘、陳怡仁、王鵬惠(2019).子宮保留的低侵入性子宮肌瘤治療臨床建議.臨床醫療月刊,83 (5),282-286。
  3. 馮容莊(2018).婦科常見疾病.於高美玲總校閱,實用產科護理 (八版,777-783頁).華杏 。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Leiomyoma
    分類
    疾病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