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避免脊髓損傷病人,因感覺異常、肢體活動障礙及相關用熱物品不瞭解等因素,造成燙傷意外的發生。
二、皮膚燙傷分級:
- 一度:傷及表皮,通常外觀為紅、腫。
- 二度:傷及表皮及真皮層,外觀呈現紅、水泡。
- 三度:除傷及表皮及真皮外,還包含皮下組織,外觀呈現白色或焦黑且乾硬。
- 四度:傷及全層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骨骼,外觀呈現焦炭狀。
三、注意事項:
- 沐浴:
- 先開冷水再開熱水,請於肢體感覺正常處或照顧者以手腕內側測試水溫直到溫度穩定,才可沖身體(如圖)。

- 避免水溫不穩定造成燙傷,需隨時以蓮蓬頭在肢體感覺正常處測試水溫。
- 建議可採用有定溫裝置的水龍頭或先用水桶裝好溫水後再沐浴(如圖)。

- 食用熱食(如泡麵、熱湯、熱飲):
- 熱食可置於輪椅桌板,熱飲置於輪椅杯架,小心放穩,避免打翻燙傷。
- 在床上進食時需在腿上舖厚布墊預防熱食潑灑造成燙傷(如圖)。

- 勿用塑膠水杯裝熱水,可改用可栓緊式大握把杯蓋之隔熱保溫杯(如圖)。

- 勿將熱食放置腿上,請照顧者將食物放置輪椅後方或下方的置物袋,避免打翻燙傷。
- 使用熱敷墊或電毯時注意事項:
- 先以布巾包覆熱敷墊或電毯,打開電源後,請照顧者以手腕內側測試溫度後使用。
- 開始熱敷後需隨時檢視皮膚狀況,無發紅現象才能繼續使用。
- 每15-20分鐘,需拿開休息10分鐘,才可繼續使用。
- 可購買定時定溫裝置的熱敷墊或電毯。

- 使用溫水泡腳之注意事項:
- 水溫維持在41℃以下,或請照顧者以手腕內側測試溫度後使用。
- 開始浸泡需隨時檢視皮膚狀況,無發紅現象才能繼續使用。
- 其他用熱之注意事項:
- 每次用熱時,不要分心進行其他事,如邊使用熱食時,邊推著輪椅。
- 勿使用熱水袋(如圖)。

- 使用任何電熱器及吹風機出風口,需距離身體40至60公分,勿靠近身體(如圖)。

- 發熱產品勿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如暖暖包、筆記型電腦等。
參考資料
- Grant, E. J. (2017). Burn Injuries: prevention, advocacy, and legislation. Clinics in Plastic Surgery, 44 (3), 451-466. http://doi.org/10.1016/j.cps.2017.02.005.
- Lanham, J. S., Nelson, N. K., Hendren, B., & Jordan, T. S. (2020). Outpatient burn ca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101(8), 463-470.
- Stiles, C. E., McLawhorn, M. M., Nosanov, L. B., Paul, J. L., & Shupp, J. W. (2017). Burn injuries in patients with paralysis: a national perspective on injury pattern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Burn Care & Research, 39(1), 15-20. http://doi.org/10.1093/jbcr/irx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