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瞭解自發性顱內出血
- 認識自發性顱內出血的症狀及可能原因。
- 自發性顱內出血治療方式及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一、什麼是自發性顱內出血?
自發性顱內出血是指非因創傷而造成的腦內血管破裂出血。
二、自發性顱內出血常見症狀有哪些?
通常會出現突發性的局部神經症狀,伴隨有頭痛、血壓偏高、噁心嘔吐,甚至出現肢體癱瘓、意識障礙、失語等症狀,少數會有癲癇發作現象,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
若有任何疑問或以上相關症狀,請至神經內外科門診確定診斷。
三、什麼原因可能導致自發性顱內出血?
- 高血壓病史或有家族史者。
- 顱內病灶:顱內動脈瘤、腦瘤、動靜脈畸型或類澱粉樣血管病變等。
- 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者。
- 其他原因:血液疾病、慢性疾病如肝臟疾病、腎衰竭、酒精或藥物成癮等。
四、常見治療自發性顱內出血有哪些?
- 手術治療:主要的目的是移除血塊以解除腦組織受壓。
- 藥物治療:針對病情給予適當藥物控制,並密切監測病況進展。
- 復建治療:顱內出血病況穩定後,由醫師視病人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安排物理復健、職能復健或語言復健等治療,以幫助病人儘早恢復身體功能。
五、照護原則:
- 保持日常生活作息正常及情緒穩定,按時服藥控制,定時監測血壓。
- 使用抗凝血劑可能會增加腦出血風險,應依醫生醫囑正確使用,並定期返診。(延伸閱讀:服用抗凝血劑之居家照護)。
- 採均衡飲食、避免酗酒與濫用藥物。
- 若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參考資料
- Chaturbedi, A., & Thakur, J. (2020). Functional Outcome, Survival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rom Chronic Arterial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Neurology & Neurophysiology, 11(6), 1-5.
-
- Ray, P. S. (2021). Surgery f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urrent Concept. Indian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 10(1), 1-5. https://doi.org/10.1055/s-0041-172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