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析不平衡症候群:
透析使血液中的尿素或電解質等小分子急速清除,而腦細胞中的電解質及尿素清除較慢,引起滲透壓不平衡,因此血液與腦脊髓液之間產生濃度差異,導致水份進入細胞內,造成腦壓上升而發生症狀。病人症狀有頭痛、高血壓、噁心、嘔吐、背痛、視覺模糊、甚至有抽搐的情形,此稱為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它常發生於剛開始第1~3次血液透析的過程中。
二、血壓下降:
低血壓是為最常見的併發症,病人在透析中會發生收縮壓下降20mmHg,發生率約20%~50%。
三、肌肉痙攣:
透析治療過程中,大約有5~20%的病人易發生肌肉抽筋,最常發生於腿部肌肉,覺得僵硬、刺痛和劇痛,與脫水不當或電解質不平衡有關,教導腿部伸展運動、熱水泡腳、按摩等放鬆技巧。
四、腹痛:
透析中發生腹痛,可能是脫水或低血壓導致消化道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
五、血壓上升可能原因:
六、出血:
高血壓、血小板功能較差、或使用肝素等所造成。透析中使用肝素,容易發生自發性出血,如果在透析前發現有下列出血現象,請告知醫護人員減少透析中肝素用量。
七、血管功能不良:
八、皮膚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