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骨髓炎是骨頭受到微生物感染的發炎性疾病。
- 骨髓炎抗生素治療至少持續4到6週。
- 骨髓炎宜注意感染部位腫脹和紅斑變化。
一、什麼是骨髓炎?
是指細菌經由血流、骨骼附近軟組織的感染或直接侵入骨骼的方式造成發炎性疾病。當骨髓炎持續發生會變成慢性或頑固性骨髓炎,容易復發並造成骨骼壞死,成為需經過幾月或幾年的漫長治療過程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和血管疾病的人具有較高的風險。
二、骨髓炎有哪些症狀?
骨髓炎可分成急性或慢性:
- 急性骨髓炎:在感染兩週左右感染部位出現紅斑、腫脹、發熱等局部症狀,在運動或不運動時都可能會出現鈍痛,有時還會出現全身症狀,例如發燒或發冷。
- 慢性骨髓炎:通常是指感染超過兩週以上,感染部位出現持續較久的腫脹、疼痛和紅斑症狀,甚至出現骨頭壞死或是形成瘻管,但發熱等全身症狀較不常見。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骨髓炎,因為骨髓炎尚需要很多檢查、檢驗來確立診斷,若有上述症狀請至感染科門診就醫。
三、骨髓炎要怎麼治療?
骨髓炎主要治療方式為抗生素治療、手術和高壓氧治療。
- 抗生素治療:經由細菌或血培養結果,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建議治療至少持續4到6週左右。
- 手術治療:適應症為骨膜下或軟組織膿腫、骨壞死或慢性感染、對抗生素治療無反應或併發感染性關節炎。
- 高壓氧治療:為一種慢性骨髓炎的輔助治療,可促進血管新生,使慢性發炎的組織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正常新陳代謝和修復工作,有助於白血球、抗生素及營養物質進入患部,改善其營養狀況,促進傷口癒合,解決感染問題。
四、得到骨髓炎,要怎麼照顧自己?
- 急性骨髓炎時期需多臥床休息,評估營養需求予以補充營養,待急性期過後遵守醫師指示,執行肢體之負重與復健運動。
- 若有傷口,定期檢視傷口變化,返家後若體溫升高或傷口紅、腫、熱、痛及有分泌物等,應立即就醫治療。
- 按時返診追蹤,配合醫師指示服用抗生素、止痛藥,不可任意停藥。
五、 我要如何預防得到骨髓炎?
- 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注意均衡營養與適時運動。
- 若有糖尿病足或創傷手術後,應依醫療人員的指示執行傷口照護,以避免軟組織感染擴散而引起骨髓炎
- 控制糖尿病、改善周邊血管疾病問題,減少慢性傷口癒合不良的情形發生。如有局部傷口癒合不良時,須提高警覺是否有骨髓炎的可能性,至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的診斷或治療。
參考資料
-
Bury, D. C., Rogers, T. S., & Dickman, M. M. (2021). Osteomyelit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104(4), 395–402.
Jeyaraman, M., Sami, A., Nallakumarasamy, A., Jeyaraman, N., & Jain, V. K. (2023).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orthopaedics: An adjunct therapy with an emerging role. 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57(5), 748–761.
https://doi.org/10.1007/s43465-023-00837-2
Masters, E. A., Ricciardi, B. F., Bentley, K. L. M., Moriarty, T. F., Schwarz, E. M., & Muthukrishnan, G. (2022). Skeletal infections: Microbial pathogenesis, immunity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7), 385–400.
https://doi.org/10.1038/s41579-022-00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