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執行導尿技術前須落實手部清潔。
- 執行導尿前,宜移除不必要物品,維持環境整齊清潔。
-
-
居家時,導尿管需每3天以沸水煮15分鐘,晾乾後置入優碘浸泡,優碘則每天更換。
-
一、什麼是間歇清潔導尿?
以間歇性清潔導尿的方式協助病童排出尿液,主要目的有:
- 定時排空膀胱,減少膀胱內尿液鬱積可能造成的逆行性尿路感染。
-
讓膀胱有收縮及舒張的機會,以減少膀胱纖維化的發生。
-
重新訓練膀胱功能異常者的排尿功能。
二、準備用物:
間歇性清潔導尿需要準備的用物如下(圖一):
- 矽膠材質導尿管、無菌水溶性潤滑劑、無菌抽痰手套。
- 肥皂及清水(或乾洗手液)、乾淨小毛巾(或不含酒精的濕紙巾)。
- 鏡子。
- 尿液測量容器。
- 水溶性優碘。
圖一 準備用物
三、步驟:
- 導尿前:
- 操作者先以清水及肥皂清潔雙手,並擦乾雙手。
- 準備導尿空間:請移除不必要物品,維持環境整齊清潔。
- 準備姿勢:
- 自我導尿:採坐姿,女童兩腿張開,將鏡子置於兩腿會陰間,以鏡子辨識尿道口位置;男童則將陰莖拉直後置入導尿管。
- 他人協助導尿:採屈膝仰臥姿勢。
- 以肥皂、溫水洗淨尿道口及會陰部,再以不含酒精的濕紙巾或小毛巾拭乾。
- 將尿液測量容器放在兩腿中間,距離會陰部5-8公分的地方。
- 導尿時:
- 慣用手戴上手套後,由管套中取出導尿管。
- 以無菌水溶性潤滑劑潤滑導尿管前5公分。
- 另一手固定尿道口後,再將導尿管插入尿道口到尿液流出即可,深度約5-8公分。
-
導尿後:
-
等到沒有尿液流出時,再慢慢地將導尿管移除。
-
記錄導尿時間、尿量及顏色、並觀察有無沉澱物。
四、照護原則:
-
兒童或主要照顧者在住院期間,經護理人員指導及正確回覆示教後,才可以自行執行間歇性清潔導尿。
-
依照病童疾病狀況與醫師討論後決定導尿頻率(一天需導尿幾次及適合的時間)。
-
導尿管消毒方法:
-
矽膠材質的導尿管:每三個月需汰換一次。
-
一般材質的導尿管:每次使用全新的導尿管,單次使用後就需丟棄。
-
病童尿道如果有疼痛或阻塞而使導尿管無法置入時,應回診就醫,不可強行插入。
-
病童如果覺得下腹部解尿時會痛,出現小便混濁、血尿及體溫大於38.5 °C時,須立即回診就醫。
參考資料
-
-
-
黃靜微、林淑元(2021).兒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及其護理.於陳月枝總校閱,實用兒科護理(九版,593-597頁).華杏。
-
Beauchemin, L., Newman, D. K., Le Danseur, M., Jackson, A., & Ritmiller, M. (2018). Best practices for 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Nursing2020, 48(9), 49-54.
https://doi.org/10.1097/01.NURSE.0000544216.23783.bc
-
Park, H. E., Lee, J. S., Kim, D. M., & Shin, Y. B. (2020). Two pediatric cases of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postictal transient urinary retention. Annal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44(1), 90-93.
https://doi.org/10.5535/arm.2020.4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