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類鼻疽存在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
- 臨床症狀差異大,從完全無症狀到出現嚴重肺炎、敗血症等症狀。
- 返家後,依醫囑服用抗生3-6個月,不能擅自停藥。
一、什麼是類鼻疽?
由類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起的人畜共通疾病,流行於東南亞及澳洲北部,此菌存在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會感染馬、羊、豬等動物以及人類。當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水而受感染,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台灣將「類鼻疽」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二、類鼻疽有哪些症狀?
類鼻疽的臨床症狀表現差異大,大部份症狀並不明顯,常被忽略誤為是感冒,但須注意以下臨床症狀:
- 急性皮膚化膿與局部淋巴腫大:經皮膚傷口感染,產生結節、丘疹和膿疱的皮膚病變,合併有潰瘍形成。急性感染時,可能會發燒和全身肌肉疼痛;化膿性皮膚感染時,會合併結節淋巴管炎和局部淋巴腺炎。
- 肺部感染:肺部類鼻疽的症狀,可從輕微的氣管炎蔓延到壞死性肺炎。會有發燒、頭痛、噁心、全身肌肉痠痛、明顯的呼吸急促和胸痛,咳嗽無痰或有痰。
- 急性血行感染:免疫力較弱的人,如愛滋病、腎衰竭和糖尿病,容易造成敗血性休克,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嚴重頭痛、發燒、腹瀉、肌肉壓痛、定向力障礙以及腦、軀幹和四肢皮膚的化膿性病變。
- 慢性化膿感染:主要特徵是皮膚和多數器官的急性或慢性膿瘍,包括關節、內臟、淋巴結、肝和脾等。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類鼻疽,因為類鼻疽尚需要很多檢查、檢驗來確立診斷,若有上述症狀,請至
感染科門診就醫。
三、類鼻疽要怎麼治療?
- 藥物治療:視臨床情況於一般急性期使用針劑抗生素約2~4週左右,再長期使用口服抗生素約3 至 6 個月。
- 外科治療:
- 有些膿瘍需外科引流。
- 慢性類鼻疽肺部感染,如果痰液細菌培養持續為陽性,可能需外科手術移除肺膿瘍或切除感染肺葉。
四、得到類鼻疽了,要怎麼照顧自己?
- 類鼻疽菌本身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因此返家後須依醫囑服用抗生素3-6個月,不可以擅自停藥,避免復發。
- 過量酒精會增加潛伏於體內類鼻疽菌復發的風險,因此應避免飲酒。
五、我要如何預防得到類鼻疽?
- 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應避免赤足於污泥土或污水中。
- 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
- 不論是高風險職業群體(如:農夫、園丁等)或是一般人在戶外工作時,都應使用防水保護性的雨靴和手套,以保護自己免受直接接觸土壤和水。
參考資料
- Chakravorty, A., & Heath, C. H. (2019). Melioidosis: An updated review. Australian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48(5), 327–332. https://doi.org/10.31128/AJGP-04-18-4558
- Gibney, K. B., & Cheng, A. C. (2019). Reducing the melioidosis burden: public health,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or improved case management?.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9(8), 800–802.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19)30303-2
- Karunanayake, P. (2022). Melioidosis: clinical aspects. Clinical Medicine: Journal of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Londom, 22(1), 6-8. https://doi.org/10.7861/clinmed.2022-0014
- Mohapatra, P. R., & Mishra, B. (2022). Prevention of melioidosis. 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 and Primary Care, 11(9), 4981-4986. https://doi.org/10.4103/jfmpc.jfmpc_1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