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腰椎穿刺時採側臥、蝦米狀的姿勢,使治療順利進行。
-
治療後若突然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時,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
執行後,宜採取趴睡、不睡枕頭、臀部墊高之姿勢,至少30-60分鐘。
-
採全身麻醉者,應於治療前8小時開始不能喝水及不吃東西。
-
全身麻醉清醒後,先喝少量開水後,未出現嗆咳或嘔吐才可以正常吃東西。
一、什麼是腰椎穿刺化學治療?
以穿刺針插入腰椎間之脊髓鞘內,抽取脊髓液送檢及注入化學治療藥物。
二、為什麼需要此治療?
由於腦瘤、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而神經系統有腦血管屏障保護,故化學藥物經由口服或靜脈之給藥途徑無法達到中樞神經,而致治療效果降低;故需要將化學藥物藉由脊髓鞘內注射,直接到達中樞神經系統,以期提高治療效果。
三、治療前準備:
- 治療前醫師會向孩子及家屬解釋腰椎穿刺化學治療的目的及過程,由法定代理人填寫檢查治療同意書。
-
採全身麻醉的病童,在檢查前8小時開始不能喝水及不能吃東西,以避免因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採局部麻醉者則可以正常進食。
- 治療進行前需先協助孩子解尿。
-
會在病房治療室進行腰椎穿刺化學治療,家屬可在治療室外等候。
-
護理師會協助孩子採側睡、下巴靠向前胸、膝蓋向腹部彎曲上縮、雙手環抱住膝蓋如蝦米狀的姿勢(如圖一),以利治療較容易進行。
圖一 蝦米狀之姿勢
-
醫師進行皮膚消毒後,以穿刺針插入腰椎間,依需要留取少許腦脊髓液送檢,並將化學治療藥物注入脊髓腔。
-
治療完成後,以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並以膠布固定,須隨時觀察穿刺部位,若無出血、血腫或滲液等狀況,隔天即可移除覆蓋的紗布。
四、治療後照護原則:
-
治療後護理師會協助孩子採俯臥、頭側一邊且墊高臀部的姿勢,不睡枕頭(如圖二),至少維持30-60分鐘,讓藥物隨脊髓液循環至腦部中樞神經,加強藥物濃度及治療效果;之後可睡枕頭、再平躺4-6小時,以預防可能發生的頭痛。

圖二 俯臥、頭側一邊且墊高臀部之姿勢
- 若孩子採全身麻醉,需協助讓孩子頭側向一邊,直到孩子清醒為止,以預防嘔吐時吸入嘔吐物。
-
孩子清醒後,可先給予孩子少量開水,喝水後沒有出現咳嗽或嘔吐時才可以正常吃東西。
-
孩子接受腰椎穿刺化學治療後,如果突然出現意識不清楚、躁動不安、下肢麻木、下肢刺痛感等不適症狀,或發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穿刺部位紗布有滲血或滲液時,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處理。
參考資料
- 李鍌(2021年10月28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https://dict.revised.moe.edu.tw/search.jsp?la=0&powerMode=0
-
周書緯、梁德城、劉希哲(2019).兒童白血病衛教手冊(4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
-
陳金彌(2019).癌症兒童的護理.於穆佩芬總校閱,兒科護理學(初版,713-719頁).新文京。
-
劉英妹(2018).癌症兒童的護理.於黃美智、蔣立琦 總校閱,兒科護理學(四版,18-5~18-7頁).永大。
- Li, J., Li, X., Tong, X., Liu, J., Huang, B., Chen, M., ... & Xu, D. (2018). Investigation of the optimal duration of bed rest in the supine position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fter lumbar puncture combined with intrathecal chemotherapy: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1-8. http://doi.org/10.1007/s00520-018-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