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血管炎?
發炎反應發生在血管內而影響血管的完整性和血流的通暢性便稱為血管炎,血管炎可以侵犯一個或數個器官,一條或多條血管,常常造成血管腔變窄或阻塞,並導致其所供應之組織產生缺氧病變。
二、導因:
- 感染:常見造成血管炎的細菌或病毒,如鏈球菌、葡萄球菌、結核菌、沙門氏桿菌、立克次體、綠膿桿菌、帶狀疱疹病毒、德國麻疹病毒、EB病毒、愛滋病毒以及A、B或C型肝炎病毒等。
- 藥物:有相當多的藥物都有可能導致血管炎,如盤尼西林、磺胺類藥物及其衍生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避孕藥、抗結核藥物等。
- 癌症。
- 某些自體免疫疾病、川崎氏症。
- 寄生蟲:如恙蟲病。
- 抽菸。
三、症狀:
有疲勞、虛弱的情形,可能伴隨發燒、肌肉關節疼痛,體重下降。對於身體各部分可能出現以下情形:
- 皮膚方面:紫斑、蕁麻疹病變、水泡或水泡性病變、壞死、潰瘍、網狀青斑等。
- 骨骼肌肉方面:關節痛、關節炎、肌炎等。
- 腎臟方面:血尿、蛋白尿、腎衰竭、高血壓等。
- 腸胃方面:腹痛、消化性潰瘍、出血及穿孔等。
- 肺臟方面:浸潤性病變、肋膜炎、肋膜積水、肺結核、氣喘等。
- 神經方面:運動或感覺神經病變、神經炎、頭痛。
- 心血管方面:心包膜炎、心肌炎、冠狀動脈發炎。
- 其它:胰臟炎。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血管炎,因為血管炎尚需要很多檢查、檢驗來確立診斷,若有上述症狀請至感染科門診就醫。
四、治療:
- 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物。
- 類固醇。
- 細胞毒殺劑(免疫抑制劑)。
- 血漿置換術或淋巴置換術。
- 高壓氧。
- 秋水仙素:抑制發炎細胞的吞噬作用。
五、居家自我保健原則:
- 保持皮膚清潔及乾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物品。
- 隨時觀察皮膚有無出現不明原因的紫斑。
- 關節疼痛緩解後仍須做適當運動。
- 有不明原因疼痛發生時應立即就醫,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藥,以免延誤就醫時間。
- 按時返診追蹤,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不可任意停藥。
參考資料
- Kuo, P. Y., Chiou, Y. H., Nong, B. R., Lu, L. Y.,Huang, Y. F., Wu, S. R. (2019).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outcomes of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 Formosa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33, 24-33. Doi:10.6313/FJR.201912_33(2).0003
- 何牧行(2019)‧冷凝球蛋白血症之簡介與護理‧源遠護理,13(3),41-46。doi:10.6530/YYN.201911_13(3).0006
- 蔡淳光、陳三奇(2017)‧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案例報告‧臨床醫學月刊,79(6),350-354。doi:10.6666/ClinMed.2017.79.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