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學習重點】
- 手術的目的是將結石擊碎後取出 。
- 手術後有引流管需常擠壓,引流袋需置於腰部以下。
- 手術後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 居家保健需多喝水、勿憋尿,如發燒或疼痛須立即返診。
一、什麼是經皮腎造瘻取石術:
術前會先至放射線部置放經皮腎造廔管,作為擴張腎盂之暫時性通道,手術時以內視鏡碎石器經造瘻管導引到腎臟內,將結石擊碎後取出。
二、為什麼需要此手術?
當結石位置不佳不易自行排出、結石過大、結石硬度較高或是當輸尿管以下有阻塞情況,不適合以體外震波碎石術或輸尿管鏡碎石術之病人,會考慮採用此法進行治療。
三、手術前要準備什麼?
- 包含抽血、尿液檢驗、胸部及腹部X光、心電圖等檢查。
- 醫師會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手術目的及過程,請填妥手術、麻醉及輸血同意書。
- 手術前一晚午夜12點以後不能喝水及不能吃東西。
四、手術後該注意什麼?
- 術後首次下床採漸進式活動方式,先坐立於床緣十至十五分鐘,以避免姿位性低血壓及頭暈;早期下床與適度活動可促進腸蠕動,有助排氣。
- 手術採全身麻醉,術後須禁食,待排氣或依醫囑指示後,由少量喝水開始,再採漸進式飲食,並隨時注意有無腹脹情形,若有異常請先暫時禁食並告知醫護人員。
- 穿刺後12-24小時可能會出現血尿,為了避免扭曲受壓迫,會以專用貼布將引流管固定妥當(圖一),並以安全別針固定於衣服上,以免因尿液的重量或翻身、移位而牽扯管路,導致脫落。護理師會教導病人及家屬擠壓管路的方法,以保持導引流管的通暢,避免血塊塞住。下床時引流管應放置於腰部以下(圖二),以避免逆流。
圖一 管路適當固定及避免扭曲
圖二 引流管低於腰部
- 活動或咳嗽時,可以手扶住傷口,避免因振動牽扯傷口而引起疼痛;可使用束腹帶,減輕牽扯疼痛。
- 多做深呼吸、咳嗽運動,配合定時噴霧蒸氣吸入治療,幫助痰液排出,促進肺部擴張。
- 手術傷口疼痛時,請告知護理人員,可使用止痛劑以減輕疼痛。
五、居家自我照顧:
- 維持每日攝取水份(包含飲料)至少1500~2500CC,確保每日尿量至少2000CC,心臟病及腎臟病等限水病人則依醫師指示飲水。
- 勿憋尿,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
- 請保持傷口清潔乾燥,未拆線前或有引流管的傷口,每天需換藥,並觀察引流液顏色、量及性狀。傷口拆線後隔天即可淋浴。
- 可以依自已手術後恢復情況逐漸增加日常活動量。
- 請依照醫囑按時服藥,返診追蹤。
- 若有發燒、大量血尿、劇烈疼痛、流管滑脫,傷口紅、腫、熱、痛或分泌物增加等發炎現象,請立即到泌尿外科門診就醫治療。
參考資料
- Gencer, K. (2023). 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vs Standar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 Periopera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rgical Success Comparison. 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19,1075-1086. https://doi.org/10.2147/TCRM.S444519
Paneque, T., Richey, J., Abdelrazek, A., Morgan, K., Fitz-Gerald, J., Swinney, S., Connelly, Z.M, & Khater, N.(2023). Current advances in pain regimens fo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anadi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7(11), E388-E394.
https://doi.org/10.5489/cuaj.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