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學習適當宣洩負向情緒的方法。
  2. 離開讓人不舒服的環境,用不會受傷的方法宣洩情緒。
  3. 正念呼吸集中注意力,減少處在負向的思考模式裡。
  4. 親友陪伴紓發情緒,待情緒緩和後,再協助處理問題。
 
一、什麼是負向情緒?
情緒是指短暫的情感反應,因為外在狀況或事件影響,而產生的感受與想法。情緒可分為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如果負向情緒沒有適當的宣洩,長期或過度處於負向情緒,會降低工作效率,影響身心健康,也會影響與家人間的感情。
 
二、常見負向情緒的特徵有哪些?
憤怒、焦慮、難過、害怕、忌妒、沮喪、討厭、坐立不安、肌肉緊繃、拍桌、踢凳子、亂摔東西、睡眠不安穩等。
 
三、協助減緩負向情緒的方法:
  1. 離開不舒服的環境:當事件發生時,找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空間休息,緩和不穩定的情緒。
  2. 用不會受傷的方法宣洩情緒:透過搥打軟墊、抱枕、布偶、大聲唱歌、運動等方式,適當的發洩情緒。
  3. 聆聽音樂:聽輕快、重複節奏的音樂可以轉移負向想法,協助減少煩躁與不安的心情。
  4. 正念呼吸:輕鬆的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鼻子慢慢的吸氣,感覺肚皮慢慢的隆起,嘴巴慢慢的吐氣,感覺肚皮慢慢的放鬆,過程中不用理會自己身體的感覺,如果思緒飄走了,再讓自己的注意力回到呼吸上,這樣做可以讓自己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面,減少一直處在負向的思考裡。
  5. 創作抒發:可用畫畫或是美工創作(例如:捏黏土)來表達內在的心情,紓發壓力,減少負向情緒。
  6. 親友的陪伴與關懷:接納、不批判病人的情緒感受,協助病人紓發情緒,等待情緒緩和後,再協助處理問題,這樣也可以讓病人學習正向的情緒管理技巧。
 
四、照顧者的調適:
家屬在面對病人反覆的負向情緒勒索(別人利用他的情緒與感受,來控制你的行為、說服你以他的方式看待事情)時可能會覺得無力、無助、壓力很大,如果感覺到身體和心理都很疲累、快要崩潰的時候,建議可以到精神科門診就醫,尋求專業人員幫助,降低照顧病人的壓力。
 
參考資料
  1. 古蕙瑄(2019)‧正念療癒的臨床應用‧領導護理,20(2),17-23。https://doi.org/10.29494/LN.201906_20(2).0002
  2. 朱惠瓊、胡名鎔(2020)‧單次黏土治療應用於有負向情緒的青少年之成效初探‧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9),69-102。https://doi.org/10.3966/172851862020090059003
  3. 施又瑀、施喩琁(2021)‧幼兒情緒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180-186。
  4. 黃鳳英(2019)‧從正念療癒機制論述臺灣正念教育發展‧應用心理研究,(70),41-76。https://doi.org/10.3966/156092512019060070003
  5. Kober, H., Buhle, J., Weber, J., Ochsner, K. N., & Wager, T. D. (2020). Let it be: mindful acceptance down-regulates pain and negative emotio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4(11), 1147-1158. https://doi.org/10.1093/scan/nsz104
  6. Ribeiro, F. S., Lessa, J. P. A., Delmolin, G., & Santos, F. H. (2021). Music listening in times of COVID-19 outbreak: A Brazilian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1471.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647473
  7. Oh, V. Y. S., & Tong, E. M. W. (2020). Negative emo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long-term physical health-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uroticism. Health Psychology, 39(2), 127-136. https://doi.org/10.1037/hea0000809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Management of Patient with Negative Emotion
    分類
    自我照護/居家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