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執行血管攝影檢查前6~8小時不可以吃東西、不可喝水或飲料。
- 若平日服用降血壓及心臟用藥可繼續服用,糖尿病藥物除外。
- 血管攝影術注射對比劑時若感覺呼吸困難、胸口悶、皮膚癢等,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 穿刺鼠蹊部位者,局部傷口會用砂袋加壓2小時,平躺臥床休息6小時,穿刺肢體平直不要彎曲。
- 穿刺手肘部位者於檢查後一週內勿提重物及手部扭、轉之動作。
一、什麼是血管攝影術?
血管攝影是檢查身體各部血管的一種特殊影像檢查,檢查部位大約可分為頭頸部、肺部、腹部、四肢及脊椎之血管。它是指將導管置入到人體動脈血管內,注射對比劑後呈現出血管內的影像,來診斷或治療與血管有關疾病的一種診療技術。
二、為什麼要做此檢查?
它可以顯示血管本身有無異常(如狹窄、阻塞、破裂等),也可以顯示病灶與血管的相關位置,以及病灶內部血管分布等情形,可提供醫師做為診斷及治療的重要依據。
三、檢查前要準備什麼?
- 有對比劑過敏、高血壓、心臟病、甲狀腺疾病、腎臟病等病史或懷孕者,請先告知醫師及工作人員。
- 若有服用抗凝血劑請先告知醫師,可能需要停藥。
- 檢查當天要有親友陪同,醫師會與您及家屬解說檢查之目的、危險性及檢查後之照顧,並填寫同意書。
- 執行血管攝影檢查前6~8小時不可以吃任何東西(包括喝水),若平日服用降血壓及心臟用藥可繼續服用,但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藥物檢查當日暫停服用,待檢查完成可進食後再服用降血糖藥。
- 刮除穿刺部位的毛髮,例如:接受鼠蹊部位檢查者,需將會陰部毛髮剃除。
- 請移除身上飾品、配件、活動假牙、眼鏡等,並更換檢查服。
- 上檢查台前請您先去小便排空膀胱,以便檢查順暢進行。
四、檢查是如何進行的?
- 檢查時意識是清醒的,採仰躺姿勢。
- 醫師會消毒穿刺部位皮膚並注射局部麻醉藥,以減輕疼痛。
- 檢查中醫師會將導管由股(橈)動脈置入,到達病灶或要診斷及治療的部位,進行對比劑注射後再行攝影,請您放鬆心情,並依工作人員之指示配合攝影。
- 在注射對比劑進行攝影時,全身會「熱熱的」這是正常的,但如果覺得呼吸困難、胸口悶、皮膚癢,可能是對比劑過敏,請立刻告訴在場工作人員。
- 檢查結束後,醫師將導管拔出,以手指壓住傷口止血時會有壓痛感,以防止出血造成皮下血腫等併發症,傷口處覆蓋紗布且用膠布緊緊加壓黏貼,並用砂袋加壓止血。
五、檢查後該注意事項?
- 觀察穿刺傷口有無滲血。
- 穿刺鼠蹊部位者:
- 接受穿刺之肢體請保持平直不做彎曲動作,若感覺紗布有濕潤感,可能是傷口出血,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處理。
- 局部傷口會以砂袋加壓2小時,須平躺,臥床休息6小時,這段時間進食、飲水、大小便,都必須在床上進行。
- 平躺期間,進食、飲水時,將頭側向ㄧ邊由他人協助,禁止將頭抬起之動作,避免腹部用力可能引起傷口出血;解尿時,可使用尿布、尿壺、尿袋或便盆,請保持穿刺肢體平直不要彎曲。
- 若有頭暈、頭痛、發燒、發抖等異常,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 平躺時間結束後,當天應盡量休息少走動;檢查後3天內勿進行劇烈活動,避免傷口再度出血。
- 當天請以擦澡代替淋浴,避免傷口沾濕,檢查後隔天若無異常出血情形,即可移除膠布。
- 穿刺手肘部位者:
- 醫師會用手指壓迫穿刺部位15分鐘,並以彈性繃帶包紮穿刺傷口止血。加壓期間需注意手有無腫脹情形,若膚色轉黑紫、感覺冰冷或脹麻,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 檢查後2小時由醫師確認傷口安全無虞,才可離開,檢查後若醫師無特別叮嚀,可恢復進食。
- 檢查後6小時可拆除繃帶。
- 檢查當天請以擦澡代替淋浴,傷口勿沾濕,隔天可拆除紗布。
- 接受穿刺之肢體,於檢查後一週內勿提重物及手部扭、轉之動作。
參考資料
- 簡宏哲、黃姍姒、張建法、張豐基 (2022) .內頸動脈狹窄經支架置入術前與術後在電腦斷層上之成效評估.台灣醫事放射期刊,10(1),54-62。https://doi.org/10.6717/JTMRT.202207_10(1).0008
- 陳伃凡、蕭名謙、蕭文田、李正輝(2022).Onyx凝膠於經動脈治療顱內動靜脈瘻管病患之臨床應用.台灣應用輻射與同位素雜誌,18(4),2213-2218。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56290-N202301180010-00001
- 陳聿歆、唐德成 (2020).顯影劑腎病變之預防.臨床醫學月刊,85(4),220-224。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61114001-202004-202005140009-202005140009-220-224
- Waldman, D. L., &Cantos, A. J. (2021). Complications in endovascular surgery. In M. L. Dryjski & L . M.Harris (Eds.), Angiography (pp. 279-284). Elsevier.https://doi.org/10.1016/B978-0-323-55448-0.00043-7
- Oneissi, M., Sweid, A., Tjoumakaris, S., Hasan, D., Gooch, M. R., Rosenwasser, R. H., & Jabbour, P. (2020). Access-site complications in transfemoral neuroendovascular proced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cidence rat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perative Neurosurgery, 19(4), 353-363.https://doi.org/10.1093/ons/opaa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