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為主動脈常見疾病。
-
主動脈瘤像充氣過度的氣球,有破裂的危險。
-
A型主動脈剝離致命性高,主張以緊急手術進行治療。
-
主動脈疾病的手術方式分為傳統手術以及微創手術。
一、什麼是主動脈手術?
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為主動脈常見疾病,當疾病需進行手術治療時,醫師會依照病人狀況決定手術方式,手術分為傳統手術及微創手術:
傳統手術:手術會根據發生的位置,劃開胸部或腹部,把膨大或剝離的血管切除,再用人工血管縫合於切除的部位。
微創手術:由兩側鼠蹊部穿刺,將導管支架放到主動脈瘤或剝離的位置,形成一個新的血管通道,讓血液在通道內流通,避免繼續衝擊動脈,降低動脈膨大或破裂的機會,微創手術後恢復時間短,但並非每個病人都適合。
- 主動脈瘤不是惡性腫瘤,是因為主動脈的血管異常擴大,變成像氣球一樣突出於血管壁之外,就稱為主動脈瘤。主動脈瘤如果超過5公分,或者是每年長大速度太快,無法以藥物或其他內科方式改善時,就必須手術。
-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會致命的疾病,好發於胸主動脈,發生位置區分為A、B兩型;A型主動脈剝離發生於升主動脈,一般會進行緊急手術;B型主動脈剝離發生在降主動脈,會先用藥物控制,如果藥物無效就必須進行手術。
三、手術前要準備什麼?
由醫師向病人及家屬解說手術目的及手術過程,並填寫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輸血同意書、約束同意書及住進加護病房同意書等。
護理人員會協助解釋手術前準備事項、協助抽血並給予手術前護理指導。
心肺復健之準備:護理人員會協同復健師教導病人深呼吸、咳嗽、四肢關節活動及呼吸誘發訓練器
之使用。(延伸閱讀:
深呼吸誘發訓練器之使用方法)
腸道準備:手術前晚上十二點以後不可吃任何食物、水及藥物。
皮膚準備:手術前一天護理師會在下午及晚上各提供沐浴消毒液一次,請依指示進行皮膚清潔。
四、手術後該注意什麼?
手術後會由醫師評估是否需入住加護中心,病況穩定後再轉回一般病房。
回病房後需注意血壓控制以預防出血,若身上有引流管,要避免拉扯、扭曲及壓迫,保持管路引流通暢,注意傷口及穿刺部位有無滲血、血腫及局部肢體有無腫脹,換藥時需要觀察傷口並記錄異常狀況。(延伸閱讀:
傷口及引流管之照護)
經醫師評估後才能進食,進食請先少量多餐,沒有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的症狀時,再改成軟食或一般飲食。
護理人員及家屬可協助病人拍背幫助痰液排出,咳痰時可請病人雙手按住傷口或使用束腹帶(傳統手術),減輕咳嗽引起的傷口疼痛;感覺傷口疼痛時可隨時告知醫護人員,護理人員會依醫囑給予止痛劑。(延伸閱讀:
手術傷口疼痛之照護)
術後需注意末梢肢體循環(含溫度、脈搏)及活動,如有疼痛、冰冷情形,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麻醉恢復後可協助病人採漸進方式活動,及配合復健師進行心肺復健訓練;手術後三個月內,每日至少四次須練習呼吸誘發訓練器,每次6~10下,同時可作深呼吸及咳嗽,預防肺擴張不全或肺炎發生。
下床時若覺得頭暈,可先坐在床邊休息,頭暈改善後再下床;下床活動或如廁時建議家屬陪伴在旁以免頭暈而跌倒。
五、出院後的居家照護:
- 傷口的照顧:
- 手術後一週內傷口可能有微腫、疼痛等情形,皆為正常現象,這期間應避免提超過2公斤的重物及性生活;手術後7到10天可拆線或第一次回診時在門診拆線。
- 洗澡以淋浴為佳,避免盆浴,淋浴後需保持傷口乾燥;若傷口使用美容膠,可等美容膠自然脫落再更換;若使用美容膠之皮膚有發紅、起水泡等情形,應停止使用,以免造成不適及感染。不可在傷口上自行塗抹藥物或乳液,若有出現下列情形需立即回診:
- 傷口部位發紅、腫脹或疼痛的程度加重。
- 傷口出現滲液或膿汁。
- 出現發冷或38.3℃以上的高燒。
- 噁心與嘔吐。
- 藥物指導:需遵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不可任意停藥,定期回門診追蹤;返家後需自行量血壓、心跳次數並記錄,以利回診時供醫師參考。
- 飲食指導:
- 術後飲食原則,以恢復體力為主,應多攝取新鮮的蔬菜水果及含蛋白質食物,適當控制水份之攝取。
- 宜採清淡飲食、低膽固醇、低油、低鹽飲食。盡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類、辣椒、咖啡、濃茶等。
- 運動指導:
- 手術後一個月內不可提超過2公斤之重物;若是胸主動脈瘤手術者,應避免進行擴胸運動以減少胸骨不慎發生碰撞的機會;保持正確的坐臥姿勢,上下床宜採先側臥坐起再下床之漸進方式活動。
- 下床活動時應以束腹帶支托胸部傷口以避免牽扯,束腹帶至少需使用三到六個月。
- 依個別體能狀況採漸進式運動,逐漸增加活動量,運動前或運動時若出現疲倦、胸悶、盜汗、眩暈、呼吸困難或臉色蒼白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充分休息。
- 其它:
- 應避免提重物、用力排便、大力咳嗽等行為。
- 吸菸是形成動脈瘤的危險因子,要完全避免吸菸或使用任何菸草產品。
- 返回工作時應視工作性質而定:行政職務或是辦公室的工作,可在手術後4週恢復工作;勞動工作者則可能需要6到8週,才能返回工作岡位,如有疑慮可以向醫師諮詢。
- 返家後如有發燒、腹痛、下肢活動異常,應盡快返院檢查。
參考資料
- 郭姿廷(2021).主動脈支架的最新發展.臨床醫學月刊,88(1),421-423。 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107_88(1).0068
-
謝明珊、陳慧菁、施孟綾(2021).運用舒適理論照護一位主動脈剝離術後病人之護理經驗.彰化護理,28(4)。119-132。 https://doi.org/10.6647/CN.202112_28(4).0014
-
Reed, M. j. (2024).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British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85(4), 1-9. https://doi.org/10.12968/hmed.2023.0366
-
Sabe, A. A., Percy, E. D., Kaneko,T., Plichta, R. P., Hughes, G. C. (2021). When to Consider Deferral of Surgery in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 Review.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111(6), 1754-1762. https://doi.org/10.1016/j.athoracsur.2020.08.002
- Wang, I. T., & Hsieh, C. C. (2022). Acute aortic aneurysm rupture: A fatal condition at emergency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6(3), 311. https://doi.org/10.6890/IJGE.202207_16(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