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術目的:
主動脈乃全身上下最大的一條血管,其走向是由心臟延伸出,並往身體下方依序經過胸腔及腹腔,再分支分別進入兩腿。而主動脈常見的疾病包括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創傷及感染性主動脈病變。當主動脈瘤有擴大或嚴重剝離之情形,而無法以藥物或其他內科方式改善時,則需採外科手術,行血管修補重建手術以恢復正常血流。

二、手術前準備:
  1. 由醫師向病人及家屬解說手術目的及手術過程,並填寫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輸血同意書、約束同意書及住進加護病房同意書等。
  2. 護理人員解釋手術前準備事項並協助抽血。
  3. 心肺復健之準備:護理人員會協同復健師教導病人深呼吸、咳嗽、四肢關節活動及呼吸誘發訓練器之使用訓練等復健準備。
  4. 手術前一天護理人員會於下午及晚上提供病人消毒液沐浴,晚上十二點以後禁食(含食物及水)。
 
三、手術後照護:
  1. 手術後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轉入加護中心觀察,待病況穩定,再醫師評估後再轉回病房。
  2. 轉回病房後需注意血壓的控制,以預防出血,若身上有引流管留置,切勿拉扯,避免扭曲及壓迫,並保持管路通暢引流,注意傷口及穿刺部位有無滲血、血腫及局部肢體腫脹,換藥時觀察傷口情形並記錄異常範圍。
  3. 需經醫師評估後才可進食。開始進食時以少量多餐為主,進食後無不適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再改為軟食或一般飲食。
  4. 護理人員及家屬可協助病人背部扣擊,以幫助痰液排出。
  5. 咳痰時病人的雙手應托住傷口或使用束腹帶,能減輕咳嗽所造成的傷口疼痛。
  6. 若有感覺傷口疼痛,隨時告知醫護人員,護理人員會依醫囑給予止痛劑。
  7. 術後需注意末梢肢體循環(含溫度、脈博)及活動,如有疼痛、冰冷情形,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8. 醫師會依據病人情況選擇全身或局部麻醉,採全身麻醉的病人,若氣管內管移除、血液動力學穩定,則開始協助病人採漸進式的恢復活動,並配合復健師執行心肺復健之訓練。
  9. 病人姿勢改變時若有眩暈情形,可能是姿位性低血壓,可在下床前先坐在床邊片刻,無眩暈感時才下床;下床活動以不累為原則,採漸進式活動;下床活動或如廁,應有家屬陪伴在旁,以免眩暈而跌倒。
 
四、出院後居家照護:
  1. 傷口的照顧:
    1. 手術後一週內傷口可能有微腫、疼痛等情形,皆為正常現象,這期間應避免提重超過10磅(4.5公斤)及性生活。手術後約7到10天可拆線或待出院後第一次返診時,在門診拆線。
    2. 洗澡以淋浴為佳,避免盆浴,浴畢需保持傷口乾燥、乾淨;若傷口使用美容膠可待其自然脫落再重新更換;若使用美容膠之皮膚有發紅、起水泡等情形,應停止使用,以免造成不適及感染。不可在傷口上自行塗抹藥物或乳液,若有出現下列情形需立即回診:
      • 傷口部位發紅、腫脹或疼痛的程度加重。
      • 傷口出現滲液或膿汁。 
      • 出現寒顫或38.3℃以上的高燒。
      • 噁心與嘔吐。 
  2. 藥物指導:需遵從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不可任意停藥,定期回門診追蹤;返家後需自行量血壓、心跳次數並記錄,以利回診時供醫師參考。
  3. 飲食指導:
    1. 術後飲食原則,以恢復體力為重,應多攝取新鮮的蔬菜水果及含蛋白質食物,適當控制水份之攝取。
    2. 宜採清淡飲食、低膽固醇、低油、低鹽飲食。勿過使用鹹與過油膩之食物,盡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類、辣椒、咖啡、濃茶等。
  4. 運動指導:
    1. 手術後一個月內不可提舉超過10磅(4.5公斤)之重物;若為胸主動脈瘤手術者,應避免進行擴胸運動以減少胸骨不慎發生碰撞的機會;應保持正確的坐臥姿勢,上下床宜採先側臥坐起再下床之漸進式活動。
    2. 下床活動時應以束腹帶支托傷口以避免牽扯,束腹帶至少需使用三到六個月。
    3. 需採漸進式運動,依個別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活動量並持之以恆,能增加心肺功能並使心情放輕鬆。運動前或運動時若出現疲倦、胸悶、盜汗、眩暈、呼吸困難或臉色蒼白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充分休息。
  5. 其它:
    1. 應避免爆發性活動及閉氣用力(valsalva maneuver)如提重物、用力排便、大力咳嗽等。
    2. 吸菸是動脈瘤形成、擴張及破裂重要危險因子,完全避免吸菸或使用任何菸草產品。
    3. 手術後三個月內須持續練習呼吸誘發訓練器,每日至少四回,每回至少6~10次,同時可作深呼吸及咳嗽,以防肺擴張不全或肺炎發生。
    4. 外出時需隨身攜帶識別卡片,上面註明自己姓名、疾病名稱、就醫地點、看診醫師、緊急連絡人之地址及電話,以確保緊急情況發生時,能立即得到協助。
    5. 返回工作崗位的時間應視工作性質而定。一般來說,辦公室員工、管理人員等,可在手術後4週開始工作;從事勞動工作者,則可能需6到8週的康復期。在第一次手術後回診時,可詢問醫師明確的返回工作崗位時間。
    6. 返家後如有發燒、腹痛、下肢活動異常,應盡快返院檢查。
 
參考資料
  1. 林玟玓、顏啟(2016).周全性老年評估個案報告:一位主動脈瘤合併多重慢性病及缺血性腦中風的個案.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11(3),196-211。https://doi.org/10.29461/TGG.201608_11(3).0005
  2. 簡禎彥、王水深(2016).主動脈瘤治療新趨勢.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 60(9),28-33。
  3. 林鼎圍、甘宗旦(2018).血管內主動脈支架修復技術治療感染性主動脈瘤及主動脈相關瘻管之現況及展望.臨床醫學月刊, 82(4),589-596。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1810_82(4).0108  
  4. Badger, S., Forster, R., Blair, P. H., Ellis, P., Kee, F., & Harkin, D. W. (2017).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6 (5),1-14. https://doi.org/10.1002/14651858.CD005261.pub4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Patient with Aorta Aneurysm Repair
    分類
    手術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