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骨盆腔炎症?
骨盆腔炎症是指細菌經由陰道進入骨盆腔的上行性感染,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輸卵管卵巢膿瘍、子宮旁結締組織炎及骨盆腔腹膜炎等,若未治療可能導致不孕、子宮外孕、慢性骨盆腔疼痛等後果。

二、危險因子:
發生性行為年紀小於15歲、多重性伴侶者、曾裝有子宮內避孕器、曾行流產手術、抽菸、非法使用毒品、骨盆腔炎症病史或性傳染病等,均可能引發骨盆腔炎症。

三、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下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時而伴隨發燒、噁心、嘔吐、異常的陰道出血或分泌物,骨盆器官壓痛、性交時疼痛、頻尿或排尿困難等。
 
有上述症狀不一定是骨盆腔炎症,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婦產科門診就醫。

四、診斷:
主要是經由病史詢問、陰道內診時有壓痛、超音波檢查發現骨盆腔內部有發炎情況、抽血檢驗中白血球及發炎指標上升等確診。子宮頸、血液以及尿液的細菌培養可能幫助找出致病菌,以作為抗生素治療的指標或依據。
 
五、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抗生素效果通常很好,輕度和中度之骨盆腔炎症以口服抗生素治療,重度骨盆腔炎症則需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但若藥物治療無效,可能考慮手術切除感染部位或將發炎的膿瘍引流出來,如有裝置有子宮內避孕器者,宜及早取出。

六、照護原則:
  1. 遵從醫師的指示完整的執行抗生素治療療程,避免復發及產生抗藥性。
  2. 感染期間避免性交或陰道灌洗。
  3. 注意個人私密處清潔,穿著棉質透氣內褲、如廁後衛生紙由前(尿道)往後(肛門)擦拭、經期期間勤換衛生棉墊等。
  4. 正確使用保險套從事安全性行為,單純的性伴侶、避免隨意及與具高危險性傳染病之伴侶發生性行為。
 
參考資料
  1. 何美華、蕭伃伶、陳怡靜、徐莞雲(2020).婦科疾病的護理.於余玉眉總校閱,產科護理學(十版,664-666頁).新文京。
  2. 陳志銜、陳俊傑、王博輝、陳宣志(2018).骨盆腔炎症診斷與治療.台灣醫學與基層醫療,33 (2),50-55。
  3. Curry, A., Williams, T., & Penny, M. L. (2019).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100(6), 357-364.
  4. Ross, J., Guaschino, S., Cusini, M., & Jensen, J. (2018). 2017 European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 AIDS, 29(2), 108-114. https://doi.org/10.1177/0956462417744099
  5. Savaris, R. F., Fuhrich, D. G., Maissiat, J., Duarte, R. V., & Ross, J. (2020). Antibiotic therapy for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8). https://doi.org/10.1002/14651858.CD010285.pub3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分類
    疾病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