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乳房手術後引流管(JP管)留置目的。
- 引流管的傾倒方法與步驟。
- 引流管的照護原則。
- 辨識引流液的異常情況及處理。
一、為什麼需要放置引流管(JP管)?
乳房手術後一般會住院3~4天,出院時傷口可能會有引流管(JP管)留置,以利引流傷口的滲出液,進而促進傷口癒合及預防感染。病人需要學會引流管(JP管)的居家照護,於回診時醫生會依病人傷口的恢復情況,再由醫師決定是否移除引流管(JP管)。
二、引流管的傾倒方法及步驟:
- 洗手。
- 將引流管反摺後打開蓋子(圖一)。

圖一
- 擠壓引流球將引流液倒入量杯,傾倒引流液時不要碰到開口(圖二)。

圖二
- 引流液傾倒完後,需將引流球壓扁再扣回蓋子(圖三)。

圖三
- 洗手。
- 每日應記錄引流量,記錄範例如(表一、圖四)。
表一 紀錄範例:
日期 |
時間 |
引流量(cc) |
引流液顏色 |
總量(天) |
10/29 |
09:00 |
30cc |
淡紅色 |
30cc |
10/29 |
17:00 |
30cc |
淡紅色 |
60cc |

圖四
三、引流管的照護原則:
- 每日觀察傷口,保持傷口清潔乾燥,注意傷口有無感染症狀(如:紅、腫、熱、痛、臭味)、膿樣分泌物、發燒等,並依醫師指示換藥。
- 每日都要定時排空與紀錄,而當引流管的量到達引流球一半以上時,便要進行排空與紀錄的動作,並且要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狀,回診時將紀錄單提供醫生參考,作為是否移除引流管的依據。
- 引流管應以別針或管夾適當固定於衣服上,或放入口袋中,翻身或下床時應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到擠壓、拉扯或脫落,管路應輕輕揉捏,防止血塊阻塞,保持引流通暢(圖五)。

圖五
- 隨時注意引流球是否呈現壓扁負壓狀態,以維持引流功能的通暢。
- 引流球位置不可高於傷口插管處,以維持引流的功能。
- 若有兩條以上的傷口引流球,需分開紀錄。
四、有下列情況請立即返診:
- 引流液顏色變紅、變混濁、或出現異味情況。
- 引流量突然增加或減少。
- 引流管、引流球有破損、斷裂或不慎滑脫。
- 傷口周圍出現滲液、紗布滲濕頻繁且皮膚有腫脹感。
- 傷口有紅、腫、熱、痛、臭味及分泌物,或體溫38℃(華氏:100.4℉)以上時。
參考資料
- 楊婷婷、紀慧真 (2021).一位乳癌手術患者首次接受化學治療引起周邊神經病變之護理經驗.腫瘤護理雜誌,21,57-68。https://doi.org/10.6880/tjon.202112/sp_21.05
- Mamuyac, E. M., Pappa, A. K., Thorp, B. D., Ebert, C. S., Jr., Senior, B. A., Zanation, A. M., Lin, F. C., & Kimple, A. J. (2019). How Much Blood Could a JP Suck If a JP Could Suck Blood? Laryngoscope, 129 (8), 1806-1809. https://doi.org/10.1002/lary.27710
- Salihi, S., & Kızıltan, H. T. (2019). Does using Jackson-Pratt drain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sternal wound complications after open cardiac surgery? Turk Gogus Kalp Damar Cerrahisi Derg, 27 (1), 15-22. https://doi.org/10.5606/tgkdc.dergisi.2019.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