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溫水坐浴可促進肛門血液循環並減輕疼痛,水溫約41~43℃。
  2.  多吃蔬果及每日攝取2000毫升水份可預防便秘。
  3.  定時排便,解便避免超過15分鐘,且不久坐及久蹲馬桶。

一、什麼是肛門疾患?
  1. 肛門疾患是一個統稱,通常是指肛門及周圍組織的多種情況,如:痔瘡、膿瘍、瘻管及肛裂,必須藉由醫師指診或直腸鏡檢查確定。
  2. 治療方式視疾病及症狀嚴重度可分為保守治療及積極治療。
    1. 保守治療:一至二級內痔、急性肛裂;治療方法為溫水坐浴、局部藥膏塗抹或栓劑使用。
    2. 積極治療:三至四級內痔、外痔、膿瘍與瘻管、慢性肛裂;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延伸閱讀:肛門疾患手術之照護)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依據不同疾病診斷會有不同的症狀出現:
  1. 痔瘡:
    1. 一至二級內痔一般無症狀,可能偶有解便時或解便後擦拭出血。
    2. 三至四級內痔可能因痔核脫出肛門,或外痔因血栓形成而出現疼痛情形。 
  2. 膿瘍與瘻管:主要於肛門周邊皮膚出現發紅、腫脹、壓痛及硬塊,偶會伴隨有膿液產生,嚴重時可能引起發燒不適。 
  3. 肛裂:無論急性及慢性都常出現解便後肛門疼痛和出血情形。
    1. 急性肛裂因傷口較淺,解便不適症狀休息後可緩解
    2. 慢性肛裂則因傷口較深,相對解便後不適症狀會較久
有上述症狀不一定是肛門疾患,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直腸外科門診就醫。
 
三、照護原則:
  1. 溫水坐浴:可促進肛門血液循環,減輕疼痛。用塑膠坐浴盆或大型臉盆盛置溫水,先放冷水再放熱水,避免燙傷,維持水溫約41~43℃,也可以用手腕內側感覺水溫是否適合。將整個臀部坐入盆內十至十五分鐘,浴後將肛門周圍擦乾,一日最少坐浴二至三次,大便後立刻施行最為有效。
  2. 預防便祕: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蜂蜜及牛奶,若無心、肺、腎等功能異常,建議每日水份攝取2000毫升。必要時可依醫師指示服用軟便藥。
  3. 排便習慣養成:保持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解便時不久坐及久蹲馬桶,避免超過15分鐘。排便後以清水或濕紙巾清潔,勿過度用力擦拭清潔。
  4. 活動作息:避免熬夜、久站、久坐及久蹲,多做肛門收縮及放鬆之運動。
  5. 飲食注意:避免有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及不易嚼碎的食物。 
 
參考資料
  1. Gardner, I. H., Siddharthan, R. V., & Tsikitis, V. L. (2020). Benign anorectal disease: hemorrhoids, fissures, and fistulas. Annals of gastroenterology, 33(1), 9-18. https://doi.org/10.20524/aog.2019.0438
  2. Jamshidi R. (2018). Anorectal Complaints: Hemorrhoids, Fissures, Abscesses, Fistulae. Clinics in colon and rectal surgery, 31(2), 117–120. https://doi.org/10.1055/s-0037-1609026
  3. Parés, D., & Abcarian, H. (2018). Management of Common Benign Anorectal Disease: What All Physicians Need to Kno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31(7), 745-751. https://doi.org/10.1016/j.amjmed.2018.01.050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Patient with Anal Disorder
    分類
    健康促進/保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