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常嗆咳、拒絕吃東西、挑食、把食物吐掉、體重減輕等可能是吞嚥困難。
- 最適合吞嚥障礙的食物是半固體食物,最好剁碎或選擇軟嫩的食材
- 在食物裡添加增稠劑可以降低吞嚥困難病人發生嗆咳及吸入性肺炎發生率。
- 進食過程要維持正確進食姿勢,採坐起姿勢維持90度,縮下巴。
- 若嚴重嗆咳或大量食物殘渣堆積口中時,請立刻停止進食,必要時送醫。
一、什麼是吞嚥困難?
吞嚥是一種把食物經由嘴巴進入胃中的一個複雜過程,而吞嚥困難係指因機能上、構造上或是心理因素造成食物不易咀嚼、吞嚥甚至有哽嗆的情形。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 吃東西時常常會有下列情況:
- 嗆到
- 咳嗽且次數增加
- 覺得好累
- 進食時間拉很長
- 進食後常常出現的狀況:
- 聲音改變
- 口腔或喉頭常有食物殘留
- 食物吃不完的次數越來越多
- 拒絕吃東西、挑食或是把食物吐掉
- 常常原因不明的發燒或肺部感染。
- 非計劃性的體重下降。
若家中長輩有上述症狀,可能有吞嚥困難之情形,建議至
高齡醫學整合門診就診,做進一步檢查。
三、吞嚥困難病人由口進食照護原則:
- 食物質地:
- 最適合吞嚥障礙的食物質地是半固體食物,較好的方式是將食物剁碎或選擇軟嫩的食材,也可依照個人需要添加增稠劑來改變食物質地,降低食物殘留口腔、減少嗆咳及吸入性肺炎發生率,促進由口進食安全性。
- 避免使用吸管吸食液體,容易導致病人在準備好吞嚥前,液體進入氣管造成嗆咳。
- 進食姿勢:
- 進食過程要維持正確進食姿勢,採坐起姿勢維持90度,縮下巴。
- 每次進餐後,切勿很快躺下,需維持直立坐姿30分鐘,除了可幫助消化吸收外,也可以避免食物逆流。
- 採少量多餐,進食的輔具要能將食物放在舌頭中央,以小湯匙(茶匙)為佳,小口由健側餵入口中,要確認已完全吞嚥,再給下一口,以促進安全。
- 讓病人有充分的時間及安靜的環境,進食時減少環境刺激,讓病人專心進食,餵食時要緩慢,避免病人在注意力無法集中時,例如想睡覺或剛睡醒時進食,以減少嗆咳發生。
- 進食後需協助清潔口腔,檢查兩頰是否有食物殘留。
- 若有嚴重嗆咳或大量食物殘渣堆積口中時,請立刻停止進食,必要時須送醫處理。
參考資料
- 陳冠誠、郭明哲、鄭穎、王亭貴 (2020).失智症吞嚥照顧評估及治療.長期照護雜誌,24(1),1-14。http://dx.doi.org/10.6317%2fLTC.202004_24(1).0001
- 林政宜、璩大成、黃勝堅、李雅玲 (2019).吞嚥障礙居家整合照護.北市醫學雜誌,16,83-87。http://dx.doi.org/10.6200%2fTCMJ.201910%2fSP_16.0009
- Christmas, C., & Rogus‐Pulia, N. (2019). Swallowing disorders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67(12), 2643-2649. https://doi.org/10.1111/jgs.1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