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類固醇是人工合成荷爾蒙,有抗發炎及抑制免疫的作用。
- 常使用在治療各種免疫疾病。
- 如有糖尿病、消化性潰瘍、肺結核等病史,須小心使用。
- 請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自行停藥。
一、什麼是「使用類固醇之照護」?
類固醇是一種人工合成荷爾蒙,與人體分泌的荷爾蒙具相同功能,有抗發炎、抗過敏、免疫抑制等功能,維持生理運作,若因疾病或某些因素導致類固醇分泌無法增加,則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了解類固醇使用方法及用藥注意事項是很重要的。
二、常見的使用方式有哪些?
常見使用劑型如下:
- 口服錠劑:去氫可體醇(Prednisolone)5mg、敏疫朗(Methylprednisolne) 4mg等。
- 靜脈注射:舒汝美卓(Solu-Medrol) 125mg、500mg、1000mg等。
- 皮膚塗抹:樂可遁(Locacorten)、乃利爽(Nerisone)、臨得隆(Rinderon-V)、特膚康(Topicon)等。
- 吸入劑型:鼻舒(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吸必擴(Budesonide)、輔舒酮(Fluticasone propionate)、保衛康治喘樂(Ciclesonide)等。
三、照護原則:
若有以下情形需告知醫師或就醫:
- 在減量或停藥後,會發生腹痛、背痛、眩暈、嘔吐、長期食慾不振、肌肉及關節疼痛、呼吸急促、體重快速下降、時常或持續性不明原因頭痛、疲倦或疾病復發時應立即就醫。
- 有消化性潰瘍、精神病、嚴重糖尿病、骨質疏鬆、青光眼、肺結核病史者,在使用本藥前應先告知醫師。
- 用藥期間,若需進行皮膚試驗或任何手術(含拔牙)、任何感染、受傷,就醫時先告訴醫師。
- 用藥期間,若體重異常增加、下肢腫脹、肌肉無力、月經不順、大便顏色變黑、嘔吐、發燒或感染時應立即就醫。
- 若使用藥物後皮膚出現紅疹、呼吸困難、全身紅腫、接觸性皮膚炎、不容易痊癒的溼疹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類固醇過敏引發全身性過敏較為罕見,但容易發生於對阿司匹靈(Asprin)過敏的氣喘病人。
- 使用類固醇藥物注意事項:
- 不要空腹服用,可與食物一起服用,或餐後馬上服用。
- 藥品儲存應避免高溫或潮濕,以防藥物分解。
- 若使用吸入劑型,每次使用後都要漱口,以減少口內殘留類固醇而造成口內黏膜出現白色斑塊等黴菌感染。
- 若自行停藥,會出現戒斷症候群,出現全身不舒服、肌肉關節痛、輕微發燒、頭痛、腹瀉、嗜睡等症狀,嚴重時會造成身體無法正常運作,並使自體免疫系統無法獲得控制,引起疾病的復發,甚至死亡,因此必須遵從醫生囑咐,勿自行停藥或減藥,並按時服藥,才能有效達到疾病控制。
- 若忘記服藥時,請依照服藥時間補服藥物劑量:
- 一天服用一次:想起時立刻補服,若晚上才想起,則不必再服,隔日按照原本時間及劑量服藥,不要服用雙倍劑量。
- 一天服用多次:想起時立刻補服,若下次服藥時間已到,則服用雙倍劑量。
- 兩天服用一次:若在同一天早上想起忘記服用,須盡快補服,若較晚想起,則當天不要服藥,等第二天早上再服用,然後隔一天後再開始服用,例如:原本單日服藥改成雙日服藥。
參考資料
- 余芝瑤、曾啟庭(2019).全身性糖皮質類固醇於成人加護病房之使用現況.台灣醫學,23(5),649-657。https://doi.org/10.6320/FJM.201909_23(5).0011
- 黃士峰、莊銘隆(2019).類固醇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角色.內科學誌,30(5),305 - 313。https://doi.org/10.6314/JIMT.201910_30(5).02
- 顏憶寧 、 陳明翰(2021).類固醇引起之骨質疏鬆症.臨床醫學月刊,87(3),189-191。 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103_87(3).0030
- Chotiyarnwong, P., & McCloskey, E. (2020). Pathogenesis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and options for treatment.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16(8), 437-447. https://doi.org/10.1038/s41574-020-0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