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人確診COVID-19,在尚未安排住院前,該如何照顧確診家人並保護好自己?
【本篇學習重點】
- 65歲以上長者,請不要直接照顧COVID-19感染者。
- 照顧感染COVID-19的同住家人,雙方皆須戴好口罩。
- 照顧者若症狀越來越嚴重,請立即聯繫119協助就醫。
一、什麼是COVID-19?
COVID-19是因為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國內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二、COVID-19是如何傳播的?
- 大部分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經由咳嗽與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而傳播,當與感染者近距離接觸(約200公分以內),就有可能被傳染。
- 當飛沫掉落,會黏附在環境表面,例如:手扶梯扶手、門把、電話、桌椅表面等,可能透過接觸這些有病毒存在的表面,然後再接觸嘴、鼻子或眼睛,也有可能被傳染。
三、症狀:
- 大部分的COVID-19感染者症狀輕微 ,休養後多數可自行康復,少數確診者嚴重時將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 有部分人是沒有症狀,約三分之一會有呼吸急促,或合併有發燒、乾咳、倦怠、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部分感染者會出現嗅覺或味覺喪失(或異常)等。
有上述症狀也並不一定就是 COVID-19 ,請至
感染科門診或急診就醫。
四、COVID-19要如何治療?
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預防,因此在符合疫苗施打資格時要接種疫苗。由於COVID-19是由病毒引起,通常針對症狀給予控制藥物,抗生素並無治療效果。
五、相關照護原則:
- 提供感染者心理支持,幫助感染者滿足基本需求
- 感染者在家中單獨一人一間房間。
- 提供感染者生活上所有需要的物品,並依醫囑提醒服用藥物,確保多休息及多喝水。
- 照顧好感染者的寵物,在可能的情況下限制感染者和寵物接觸。
- 相關隔離事宜,請等候衛生單位通知。
- 照顧者的自我保護
- 照顧者如果本身是COVID-19重症高風險族群,例如:65歲以上長者、免疫力低下等,請不要直接照顧感染者。
- 盡量避免與感染者直接或近距離接觸。
- 避免有訪客。
- 不得已需進入感染者的房間,雙方都必須配戴口罩。
- 接觸被感染者的體液汙染物品時,包括:血液、精液、口水、眼淚、汗液、尿液等,需配戴手套,如:使用過的餐具,請配戴手套清洗。
- 使用酒精或稀釋後的漂白水,清潔感染者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 盡量和感染者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若不得已需要使用同一個空間,請打開窗戶確保空氣流通,並於使用設備後,使用漂白水或酒精消毒。
- 照顧者自我健康監測:
- 如果和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在24小時內與確診者保持2公尺之內累計15分鐘或更長時間),請自己主動進行隔離,留在家中或固定的地方,不要外出,從最後一次和感染者接觸當天開始起隔離14天。
- 照顧者要注意身體有沒有出現不舒服的症狀,若症狀越來越嚴重,請立即聯繫119協助就醫。
- 若照顧者已完成二劑新冠疫苗接種再與COVID-19感染者接觸後不需要隔離,除非這位感染者有症狀,照顧者應在與感染者接觸後3-5天接受篩檢。
- 相關規定隨時會有異動,請至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最新資訊。
參考資料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0,4月 27 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介紹.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vleOMKqwuEbIMgqaTeXG8A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0,5月 18 日).該如何照顧家中的COVID19確診病患.https://www.cdc.gov.tw/File/Get/9TofnHUJCUAEX38jaB7DjA。
- Covid 19 (2021).Caring for Someone Sick at Home. Advice for caregivers in non-healthcare settings (CDC24/7: Saving Lives, Protecting Peopl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