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失能、失智病人能申請相關社會福利。
- 榮民兩年可免費申請三項生活輔具。
- 若有管路攜帶返家,可協助轉介居家護理到府更換管路。
一、為什麼需要失能、失智病人相關社會福利?
讓失能、失智病人能依據疾病類型申請相關社會福利,獲得補助及良善之居家照護。
二、哪些人需要使用?
腦中風、癲癇、肌無力、帕金森氏症、漸凍人等失能、失智病人。
依申請之補助及社會福利,備妥相關文件(如:照片、身分證、印章及證明書…等)。
三、我該怎麼進行?
- 相關補助資格申請:
- 重大傷病卡:重大傷病範圍係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目前包括30大類、詳細公告內容可由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網站查詢。已領有重大傷病證明之病人,當次住院原因為重大傷病證明所載之傷病,或經診治醫師專業認定為該傷病之相關治療,在重大傷病卡的有效期限內,當次住院可免部分負擔。
- 身障手冊申請:經評估符合資格者,申請人準備應備文件(近3 個月內1吋照片3張、身分證、印章)郵寄或至區公所領取鑑定表,至醫院進行身心障礙鑑定或申請居家鑑定。
- 長照2.0申請:收案對象當有返家計畫且65歲以上之失能老人、55歲以上之失能原住民、失能之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之失智症病人、日常生活活動需協助的衰弱或獨居老人。由護理師協助評估並轉介長照整合中心,經整合照護個管師評估病人需求並協助申請,服務項目包含:居家照顧、喘息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居家營養服務、交通接送服務、居家吞嚥訓練服務、居家物理服務、居家職能服務、專業服務、老人餐飲服務、居家呼吸治療服務、居家醫師服務、機構收容安置補助、社區整體照護模式、失智共同照護、輔具購買等。
- 申請聘僱家庭外籍看護工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經評估符合資格者,家屬及主治醫師填妥表單後,由醫院協助送件申請,鑑定費依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網站公布為主。
- 社會福利申請:
- 輔具分為「生活輔具」與「醫療輔具」兩大類。
- 生活輔具為:手杖、柺扙、不銹鋼四腳手杖、助行器、輪椅等。
- 醫療輔具為:氧氣製造機、抽痰機、血氧機、拍痰器等。
- 醫療輔具需由醫師判斷開立診斷說明書或是醫療輔具評估報告書。
- 榮民:兩年可免費申請三項生活輔具。
- 符合長照2.0申請資格者,可由護理師協助評估並視病人需求協助轉介長照整合中心,經整合照護個管師評估病人有醫療輔具之需求,協助申請購買。
- 部分生活類輔具,如:氣墊床、輪椅C款或是特製輪椅等,需整合照護個管師評估轉介復健科醫師完成醫療輔具項目申請,每項輔具皆需負擔輔具評估費用,確認符合資格之後,申請人能憑評估單至身障輔具中心或醫療器材行購買,並能獲得購買補助。
- 居家照護申請:
- 攜帶管路(如: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返家者,可選擇返回醫療院所更換管路或於住院期間協助轉介居家護理到府更換管路,呼吸器使用者,則需轉介居家呼吸照護。
- 機構安置申請:
- 護理師會協助提供您居住所在地附近政府立案之安養機構或護理之家名單,以供選擇。
- 護理師會協助完成安置機構所需之胸部x光、血液、尿液、糞便檢查及報告。
- 繼續住院治療:
- 榮民:協助報轉榮院或榮家。
- 非榮民:協助轉介其他醫院復健。
- 急性後期復健計畫:包含榮民及非榮民如有因腦中風、腦創傷或脆弱骨折、衰弱高齡和心臟衰竭等問題入院、病況穩定後需後續復健者,可轉介急性後期醫療整合照護(PAC),由個案管理師評估,協助轉院給予後續復健銜接。
四、我該注意什麼?
社會福利資源會因各縣市資源之差異而有所不同:由於各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因預算不同而有不同之補助標準。且部分福利的申請有戶籍地與居住地需在同一縣市的規定,建議申請前可去電確認或至相關政府機關網站查詢。
尋求專業人員之建議與幫助:因社會福利資源較為複雜,建議家屬或照顧者可以尋求醫護人員、長照個管師及社工師等專業人員協助,以進行詳細並專業的評估,了解最適用之福利及迅速地進行資源連結與安排,省去因不熟悉而耗費的時間與精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