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巴金森氏症?
因腦內分泌多巴胺量減少,影響起身、行走及各種精細複雜動作的運動功能障礙。
二、巴金森氏症狀: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漸進式的退化疾病,隨著病情嚴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逐漸減退,需要他人扶持,疾病末期更需完全由旁人照顧。
依病人行動障礙程度分成五級:
- 第一級:只出現於單側肢體,症狀:顫抖、僵硬及動作遲緩,常發生於休息、走路或肢體自然放下時,活動時則症狀會減緩或消失,對日常生活作息並無影響。
- 第二級:症狀出現於雙側肢體,走路開始變慢但平衡正常。表情呆滯或無表情,像是戴面具般,看起來很冷漠或憂傷。
- 第三級:動作明顯遲緩。開始無法維持穩定的姿勢,反應及平衡功能變差,走路小碎步,有時控制不住往前衝,常常發生跌倒。
- 第四級:病人無法持久站立或行走。肌肉開始僵硬,造成活動困難及動作緩慢,精細動作也變得更差。
- 第五級:病人臥床或坐輪椅,必須旁人協助日常生活活動。
有上述相關症狀並不一定就是巴金森氏症,建議至神經內科進一步診治。
三、治療:
- 藥物治療:目前以服用左多巴胺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增加腦內多巴胺藥物、多巴胺刺激劑、抑制多巴胺代謝藥物及抗膽鹼藥物等。常見副作用:噁心、嘔吐、食慾減退、口中有金屬味及上腹部灼熱感、姿位性低血壓等。
- 手術治療: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者可考慮腦部深層刺激術,此手術不會破壞腦部組織,藉由產生的電流來調節腦部的活動訊息,達到運動症狀的控制。
- 復健治療:改善肌肉關節之運動機能。
四、居家保健原則:
- 營養方面:
- 維持適當營養,但如有進食高蛋白食物,如肉類(豬、牛、羊或雞、鴨、鵝肉等)、海產、豆類、起司、乳製品或堅果類食物等時,請與左多巴胺藥物服藥時間間隔至少一小時,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
- 選擇質地較軟或易咀嚼的食物,以利進食。
- 依醫師指示服用維生素E和維生素C,以延緩神經細胞退化的速度。
- 活動方面:
- 鼓勵自行執行日常生活活動,包括:進食、穿衣、梳洗、散步行走等,維持正常身體活動功能,以增加自信心。
- 可洗熱水澡或按摩,來放鬆肌肉減緩肌肉僵硬。
- 必要時使用輔助器(如:柺杖、助行器、輪椅等)以預防跌倒;家中擺設盡量簡單、浴室加裝扶手及防滑墊、在床緣加裝床欄方便上下床。
- 避免過度勞累,選擇適合的活動,以緩和肢體僵硬和關節攣縮。
- 起步困難時,可先後退一步再往前走,行走轉彎時,可繞一個大圈子,不宜直接轉彎。
- 盡量利用藥效時間,自己完成日常生活活動。
- 衣著方面:
- 儘量穿著易穿脫有拉鏈或改用自黏膠帶的衣服,不要用鈕扣。
- 選擇不需綁鞋帶、較軟質的鞋子。
- 排泄方面:
- 預防便秘,平時多吃蔬菜及水果,以增加纖維素的攝取,養成每日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必要時請醫師開立軟便劑服用。
- 排尿方面:觀察排尿情形,定時排尿,避免泌尿道感染發生。
- 服藥注意事項:
- 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任意停藥、減量或改變服藥時間。
- 注意藥物副作用,如姿勢性低血壓、視力模糊、口乾、便秘、小便困難、妄想、視幻覺、記憶力減退、嗜睡等,當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時,可尋求醫師協助。
- 定期返回門診追蹤。
參考資料
- 林奕彤、林欣榮、丘周萍(2017).巴金森氏症病人憂鬱症狀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榮總護理,34(3),271-279。https://doi.org/10.6142/VGHN.34.3.271
- 劉雅沁、陳惠玉、林麗梅(2019).巴金森氏病精神症狀及其治療之最近文獻回顧.臺灣臨床藥學雜誌,27(1),12-17。https://doi.org/10.6168/FJCP.201901_27(1).0003
- 蔡仁恩、趙苡茜、陳龍、鍾禎智、洪千岱、黃采薇(2020).巴金森氏症病人症狀及緩和治療相關因素之研究.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6(4),20-28。